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免疫 > 肿瘤标志物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s, PG)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参考范围

PGI 浓度和(或)PGI /PGII比值下降对于萎缩性胃炎具有提示作用,通常使用PGI浓度≤70 g/L且PGI/PGII ≤3.0作为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临界值,国内高发地区胃癌筛查采用PGI浓度≤70 g/L且PGI /PGII<3.0作为临界值。

临床意义

1、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s, PG)为胃腺分泌的天冬氨酸蛋白酶,依其免疫原性不同分为两型:胃蛋白酶原I型和Ⅱ型。PG I和PG II分别由主细胞和颈粘液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可转化为具有分解蛋白能力的胃蛋白酶,为胃蛋白酶的前身。胃几乎是PG的唯一来源,因而PG变化可作为反映胃粘膜病变的指标。当胃恶性肿瘤存在时,PG检测水平可发生改变,患者血清PG I,PG I / II比值明显下降。

2、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胃癌死亡率高居常见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降低胃癌死亡率的关键是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早期胃癌筛检则是实现胃癌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血清PGI降低(<50ng/ml)对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最为敏感和特异,PG I和PG I / II比值与胃底粘膜表面积密切相关,两者在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胃癌患者中随胃粘膜萎缩病变加重呈进行性降低,联合测定血清PGI和PG I / II比值是判定正常胃底粘膜或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乃至胃癌的合适、可靠的试验。

影响因素

方法学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法。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