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游离循环核酸(free circulating nucleic acids,CNAs)是一种存在于动植物和人体液中的细胞外游离状态核酸,包括游离循环DNA、游离循环RNA及新发现的MicroRNA(miRNA)、LncRNA、CircRNA。1948年法国科学家Mandel和Metais首次报道人血浆中可分离得到游离形式的核酸。当初人们认为核酸需在完整细胞内传递生物遗传信息,这一发现并未引起广泛关注。数十年后,植物学家Anker和Stroun发现植物诱发冠瘿肿瘤,其继发转移通过游离核酸并非完整细胞。随后,人们证实肿瘤患者血液中存在游离形式的DNA,血浆中游离DNA不仅发生基因突变,还包括了微卫星改变、倒位、缺失和甲基化等。从此,CNAs在肿瘤诊断方面的研究有了快速发展。最近,对miRNA在不同组织和疾病中的表达谱分析发现,miRNA 的表达谱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 miRNA 表达明显改变,循环miRNA有可能成为肿瘤诊断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现普遍认为细胞凋亡和坏死是循环DNA的主要来源,正常组织主要通过细胞凋亡释放产生较一致的短片段DNA,长度为185~200bp,由于不完全消化,肿瘤细胞坏死产生的DNA片段长度多样化,大多形成了长链DNA片段。DNA完整性一般用DNA长、短片段扩增产物的浓度比值表示,也有研究小组用凋亡指数(AI)表示,为DNA完整性的倒数,即DNA短、长片段扩增产物浓度之比,两者意义相似。
美国科学家Ahlquist在直肠癌患者粪便样本中发现长片段DNA,随后各种癌症患者血液中也被检测出。许多研究者对DNA完整性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DNA完整性检测对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肿瘤早期诊断、肿瘤分期、分级、疗效监测等有重要意义。血液不同于其他体液,来源于全身各处,因而血CNAs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新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PCR)、RT-PCR、数字PCR(Digital 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芯片、免疫组化(IHC)等。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