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阴性。
1、M蛋白是一种单克隆B淋巴细胞异常增殖时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电泳迁移率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或其分子片段(如轻链、重链等),一般不具有抗体活性。M蛋白的实验室鉴定要综合血尿免疫球蛋白和轻链片段定量、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2、血清中检测到M蛋白,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殖病,见于:
(1)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占M蛋白血症的35%~65%,血清蛋白电泳中出现异常浓集区带,即M蛋白带,扫描后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形成的尖峰。应用敏感度较高的免疫固定电泳出现相应的异常条带,对多发性骨髓瘤进一步鉴定和分型,一般多发性骨髓瘤根据其分泌的M蛋白不同分为:①IgG型:约占多发性骨髓瘤的55%,易发生感染;②IgA型:约占多发性骨髓瘤的20%,高钙和高黏滞血症多见;③轻链型:约占多发性骨髓瘤的20%,溶骨性病变、肾功能不全、高钙及淀粉样变发生率高,预后差;④IgD型:约占多发性骨髓瘤的2%,轻链蛋白尿严重、肾衰竭、贫血、高钙及淀粉样变发生率高,生存期短;⑤无分泌型:约占多发性骨髓瘤的1%,血清及尿中不能检出M蛋白;⑥IgE型:极为罕见。
(2)巨球蛋白血症( macroglobulinemia):占M 蛋白血症的9%~14%,血清蛋白电泳在γ区带内可见高而窄的尖峰或密集带,免疫电泳证实为单克隆IgM(19s),75%的IgM为κ轻链,亦可有低分子量IgM(7s)存在。
(3)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r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指患者血清或尿液中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但能排除恶性浆细胞病,其自然病程、预后和转归暂时无法确定的疾病,约占有M蛋白病患者的50%或以上,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50岁以上约有1%,70岁以上3%,90岁以上可高达15%。在γ区带内可见高而窄的尖峰或密集带,免疫电泳证实为单克隆M带,M蛋白成分以IgG型最多,约占60%,IgA和IgM型各占20%,未见IgD和IgE型MGUS的报道。
(4)重链病(heavy chain diseases):其M蛋白的实质为免疫球蛋白重链的合成异常增多,现发现有α重链病、γ重链病和µ重链病,a重链病罕见,δ重链病至今还未发现。
M蛋白的实验室鉴定最好综合血尿免疫球蛋白和轻链片段定量、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进行免疫球蛋白和轻链定量测定时要注意抗原过量的钩状效应;血清蛋白电泳时要注意抗凝血血浆中纤维蛋白造成的假阳性条带;免疫固定电泳敏感度较高,可以对M蛋白带进行免疫分型,要注意抗血清的质量,以及抗原抗体的最佳比例。
M蛋白的实验室检测与鉴定要综合免疫球蛋白和轻链片段定量、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等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