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血液 > 贫血检验

红细胞沉降率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参考范围

男:<15mmm/h;

女:<20mm/h。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快:见于妇女月经期、妊娠和老年人。妇女月经期增快,可能与子宫内膜破裂损伤及出血有关;妊娠3个月后ESR开始加快,产后恢复正常,这可能与妊娠后胎盘剥离或分娩损伤,是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有关;老年者可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增高,产生血沉加快的现象。

(2)病理性增快:见于急性感染、组织损伤及坏死、结核病、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贫血、巨球蛋白血症等。急性感染2~3天发生炎症后,急性时相蛋白(包括α1-抗议蛋白酶、α2-巨球蛋白、C反映蛋白、纤维蛋白原、转铁蛋白、触珠蛋白等)迅速增多,这些蛋白能促进红细胞的缗钱状聚集,使ESR加快。组织损伤是ESR可明显加快,如手术、心肌梗死等,心肌梗死时常与发病后3~4天ESR增快,并持续1~3周,此期间白细胞总数也增高,心绞痛则正常,所以可以用ESR结果帮助鉴别心肌梗死与心绞痛。恶性肿瘤ESR通常较快,而良性肿瘤则正常。高胆固醇血症也可使血沉加快。

(3)血沉减慢: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因素可导致血沉减慢。

影响因素

(1)标本采集需要规范,抗凝剂与血液比例必须符合要求,血液标本采集后要混匀,避免血液凝固、溶血。

(2)红细胞的沉降与血浆蛋白的量和质、血浆中脂类的量和质、红细胞大小与数量,是否成缗钱状聚集以及血沉管的内径、清洁度、放置是否垂直、室温高低等因素有关。

方法学

魏氏血沉法、血沉仪法。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