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180-914pg/ml。
维生素B12又叫钴胺素,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自然界中的维生素B12主要是通过草食动物的瘤胃和结肠中的细菌合成的的,因此,其膳食来源主要为动物性食品,其中动物内脏、肉类、蛋类是维生素B12的丰富来源,豆制品经发酵会产生一部分维生素B12,人体肠道细菌也可以合成一部分。维生素B12是唯一的一种需要一种由胃壁细胞分泌物的叫内因子的物质帮助才能被吸收的维生素。如果病人是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壁细胞分泌的内源因子缺乏,即使膳食中来源充足也会因吸收障碍引起维生素B12缺乏。
升高:维生素B12是人体内每天需要量最少的一种,血清维生素B12升高并无临床诊断意义。但是在补充维生素B12过量的情况下,可以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比如出现哮喘、荨麻疹、湿疹、面部浮肿、寒颤等过敏反应,也可能相发神经兴奋、心前区痛和心悸,维生素B12摄入过多还可导致叶酸的缺乏。
降低:见于恶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月经不调,眼睛及皮肤发黄、皮肤出现局部红肿并伴随蜕皮,恶心、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唇、舌及牙龈发白、牙龈出血,头痛、记忆力减退、痴呆、精神忧郁,脊髓变形、神经和周围神经退化,舌、口腔、消化道的粘膜发炎,小孩缺乏维生素B12表现为精神情绪异常、表情呆滞、少哭少闹、反应迟钝、爱睡觉等症状,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
(1)恶性贫血:维生素B12作为甲基转移酶的辅因子,参与蛋氨酸、胸腺嘧啶等的合成,因此,维生素B12参与脱氧核酸(DNA)的合成和蛋白质的合成。在骨髓干细胞向红细胞分化(发育)和分裂(增殖)过程中,DNA的合成非常重要,而维生素B12降低可以导致DNA合成受阻,合成缓慢,细胞分裂缓慢,而血红蛋白合成速度正常,因而导致成熟红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内血红蛋白增多,红细胞数量减少,形成大细胞多色素性贫血,即恶性贫血。维生素B12可以使甲基四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保护叶酸在细胞内的转移和贮存。维生素B12缺乏时,人类红细胞内叶酸含量低,肝脏贮存的叶酸降低,损害了四氢叶酸在细胞内的贮存以及叶酸利用障碍,可以出现巨幼细胞性贫血。
(2)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维生素B12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全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参与神经组织中一种脂蛋白的形成,维护神经髓鞘的代谢与功能。缺乏维生素B12时,可引起神经障碍、脊髓变性,并可引起严重的精神症状。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周围神经炎,小孩缺乏维生素B12的早期表现是情绪异常、表情呆滞、反应迟钝,最后导致贫血。
(3)慢性萎缩性胃炎:食物中维生素B12需要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辅助才能吸收,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壁细胞萎缩,内因子分泌减少或者内因子缺乏,造成维生素B12吸收减少或无法吸收。因此,血清维生素B12降低的病人需要做胃镜检查以进一步确定是否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上则需要注射维生素B12。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