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3ng/ml。
叶酸由蝶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三种成分组成,食物中的叶酸要被还原成四氢叶酸才能被小肠吸收,四氢叶酸为叶酸在体内的生物活性形式,是一碳单位的载体,参与嘌呤、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丝氨酸与甘氨酸的相互转变,通过这些代谢转变,合成RNA、DNA以及蛋白质等重要物质。叶酸具有重要的营养和生理作用,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还会导致身体无力、易怒、没胃口以及精神病症状。叶酸对孕妇尤其重要,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从而增加裂脑儿,无脑儿的发生率,孕妇经常补充叶酸,可防止新生儿体重过轻、早产以及婴儿腭裂(兔唇)等先天性畸形。叶酸在体内还有一个重要的生理功能就是促进同型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降低H性高血压发生风险和心脑血管病发生风险。
升高:见于肠盲袢综合征、恶性贫血、长期素食者。
叶酸升高虽然没有诊断疾病的意义,但是叶酸过量也会产生不良后果,主要有:服用叶酸可以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表现,而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害;服用叶酸350毫克可能影响锌的吸收,而导致锌缺乏,使胎儿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儿增加;服用叶酸可以干扰抗惊厥药物的作用,诱发病人惊厥发作;个别病人长期大量服用叶酸可出现厌食,恶心,腹胀等胃肠道症状。
降低: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甲亢、营养不良、慢性腹泻、吸收不良、酒精中毒、重症皮肤病、恶性肿瘤、骨髓增生性疾病、肝脏疾病、正常妊娠。低叶酸血症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1)巨幼细胞性贫血:在骨髓干细胞向红细胞分化(发育)和分裂(增殖)过程中,DNA的合成非常重要,而叶酸降低可以导致DNA合成受阻,合成缓慢,细胞分裂缓慢,而血红蛋白合成速度正常,因而导致成熟红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内血红蛋白增多,红细胞数量减少,形成大细胞多色素性贫血,即巨幼细胞性贫血。
(2)心血管疾病:叶酸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血清叶酸降低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危险度增加。叶酸可以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而高同型半胱氨酸是H型高血压的主要发病因素。叶酸能明显提高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抗氧化应激作用,而氧化应激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3)脑卒中:老年人卒中后发生髋部骨折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这可能与血浆中高浓度的半胱氨酸有关。有研究证实,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脑卒中风险,补充一定数量叶酸2年后,脑卒中发生风险可降低37%。血清叶酸水平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等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共同作用,可能是导致中国脑卒中发生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国际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认为,我国应重视和加强叶酸在防治脑卒中方面的作用,自觉从食物中补充叶酸,相比治疗脑卒中的他汀类药物,叶酸的使用更具性价比的优势。
(1)血中叶酸水平随食物的摄入而改变,故患者需空腹抽血化验。
(2)服用抗生素、避孕药者应停药1周后才能化验。验血前禁止饮酒。
(3)血清叶酸升高亦可见于长期素食者,降低也可见于正常妊娠。
生化法。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