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新生儿:25-200ug/L;
婴儿:7-18 ug/L;
儿童:9-22 ug/L;
成人男性:9-29 ug/L;
成人女性:7-27 ug/L。
升高:见于肝脏疾病、肿瘤、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1)肝脏疾病:慢性肝脏疾病比如酒精性肝病和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等可以引起十二指肠和小肠对铁的吸收增多,导致铁负荷过量,从而使铁蛋白增加;另一方面慢性肝病患者肝间质枯非氏细胞增加,铁蛋白合成增加,致血清铁蛋白增加。另外,胰岛素抵抗患者往往脂肪肝比较明显,也可以引起血清铁蛋白升高,严重者可以引起肝脏含铁血黄素沉积。
(2)肿瘤:肿瘤患者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巨噬细胞大量增加,而巨噬细胞是铁蛋白合成的重要场所,因此,恶性肿瘤患者铁蛋白一般都会升高,已经将铁蛋白作为非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
(3)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铁利用减少以及经常大量输血,导致血清铁升高,因而出现铁蛋白升高。铁粒幼细胞贫血也是由于铁利用障碍,导致血清铁增加,从而致铁蛋白升高。
(4)慢性感染:慢性感染患者往往铁蛋白升高,主要原因是反应性巨噬细胞增加,致铁蛋白合成增加。
(5)心血管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铁蛋白升高病人,冠心病和高血压发生率较高,并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大量失血、长期腹泻等病人。
(1)缺铁性贫血:铁蛋白是人体内铁的存储形式,它与血清铁具有联动关系,因此缺铁情况下铁蛋白也减少。对于缺铁性贫血病人,早期体内缺铁时,铁蛋白不断释放储存的铁进入血清铁,因此血清铁可以正常水平,但铁蛋白已经有所降低,因此,检测铁蛋白可以早期判断体内铁缺乏情况,以便早期补铁治疗。同样,在缺铁性贫血采用铁剂治疗过程中,血清铁可以较早升高并达到正常水平,但铁蛋白仍然较低,这时不可以停止服用铁剂治疗,需要待铁蛋白达到正常后方可停药,因此,铁蛋白在治疗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2)大出血、长期腹泻均导致铁的丢失和铁的吸收减少,使血清铁降低,其联动关系,必然导致铁蛋白降低。
(1)血清铁蛋白的正常参考值与性别和年龄变化的差距较大,在分析结果是尤其要注意。
(2)铁蛋白作为一个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不可以单独判断是否患有肿瘤,要与其他特异性较高的肿瘤标志物同时检测和分析。
(3)作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特异性不高,需要与其他指标如血脂、血糖、PCR等联合应用进行解读。
化学发光法。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