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免疫 > 体液免疫检验

旁路途径的溶血活性测定(AP-CH50)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参考范围

21.7±2.7 KU/L(试管法)。

临床意义

1、补体激活的旁路(替代)途径与经典途径不同之处在于不经C1、C4、C2活化,而是在B因子、D因子和P因子(备解素)参与下,直接由C3b与激活物结合而启动补体酶促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最终导致细胞溶解破坏的补体活化途径,称为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又称为替代或第二途径。引起旁路途径激活的物质与经典途径不同,不是抗原抗体复合物,而是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即脂多糖(LPS)、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和磷壁酸、酵母多糖、葡聚糖及IgG4、IgA或IgE凝集物等。C3b结合于此类物质上不易被灭活,从而使后续反应得以进行。旁路途径的激活,在机体受到感染的早期起着重要的抗感染作用。在尚未产生相应的抗体难以激活经典途径的情况下,旁路途径的激活有利于及早消灭入侵的病原菌。

2、增高:多见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肿瘤等;

3、降低:急性肾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影响因素

1、对于应用丙种球蛋白和肾上腺皮质素等药物治疗的患者,采血应在用药前进行,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用于补体检测的血清必须新鲜,最好在2h之内检测。超过2h则补体活性明显下降。

3、测定应联合检查单个补体组分,有助于提高敏感性。

4、溶血试验中的各个环节均应严格控制,严格操作,否则结果不可靠。

方法学

旁路途径的溶血活性测定法。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