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血液 > 分子生物学检测

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PN/MDS)基因检测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检测项目:JAK2、CALR、MPL、IDH1、IDH2、KIT、SH2B3(LNK)、TET2。

参考范围

阴性。

临床意义

(1)JAK2: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几乎所有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3%-57%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以及35%-57%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的患者存在JAK2基因突变。突变的JAK2基因第617位氨基酸由缬氨酸变成苯丙氨酸(JAK2 V617F),破坏正常JAK2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自我抑制作用,导致骨髓对细胞因子过度反应,导致造血细胞异常增生。这种独特的基因突变已经成为一种分子诊断标志,已纳入WHO分类系统中MPN“要诊断”标准之一。

其他一些恶性血液病也可伴JAK2 V617F基因突变,如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少数急性髓系白血病、MDS、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髓系白血病。

(2)CALR: 20%-25%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以及20%-25%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的患者存在CALR基因突变。钙网蛋白基因(calregulin,CALR)位于染色体19p13.2,目前为止所有钙网蛋白基因突变均为9号外显子中的移码突变,形成具有新的C末端的突变蛋白,仅在ET或PMF患者中观察到有CALR基因突变,而PV患者或存在JAK2或MPL突变者没有发现CALR基因突变。有研究发现,存在CALR突变患者较JAK2突变者更年轻,男性居多,血小板计数更高,血红蛋白及白细胞计数较低,血栓形成风险较小,但ET后骨髓纤维化发生率无差别;PMF患者存在CALR突变的临床结局最好,而“三阴性”(JAK2、CALR和MPL突变阴性)患者的临床结局最差。

(3)MPL:骨髓增生性白血病病毒致癌基因(MPL)。 5%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以及5%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的患者存在MPL基因突变。MPL突变在血栓形成、严重出血、骨髓纤维化转化或生存方面没有对预后评估无意义。

MNP除上述这些基因突变外,还存在其他较少的基因突变,如TET2、ASXL1、ANMT3A、EZH2和IDH1等,90%的MPN患者至少存在1个基因突变,可为患者诊断提供克隆性标志

(4)CSF3R T6181:CSF3R T6181突变是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高度特异而敏感的分子诊断标志,可成为CNL患者的分子靶标。

(5)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中的突变基因包括4类:①表观遗传修饰因子的基因突变,如ASXL1、TET2、EZH2、TET2、DNMT3A、IDH1和IDH2;②剪切体构成蛋白编码基因突变,如SRSF1、SRSF2、U2AF1(U2AF35)、ZRSF2、SF3A1、PRPF40B、U2AF2(U2AF65)和SF1;③DNA损伤、修复基因突变,如TP53;④细胞/受体酪氨酸激酶和转录因子基因突变,如JAK2、NRAS、CBL、FLT3和RUNX1。其中,TET2、SRSF2和ASXL1突变在CMML中的检出率约50%,远高于MDS(<20%)。TET2和SRSF2同时突变主要见于CMML,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次,JAK2、NRAS和CBL等信号通路基因的突变在CMML中很常见,而在MDS中罕见。

影响因素

方法学

基因检测技术。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