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细胞循环周期检测:G0/G1%、S%、G2/M%;
DNA指数:DNA倍体、DNA指数(DI);
其它参数:主要G1峰的CV值。
细胞的生命周期开始于产生它的母细胞的分裂,结束于它的子细胞的形成,或是细胞的自身死亡。通常将子细胞形成作为一次细胞分裂结束的标志,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为止所经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细胞的异常物质复制并均等分配给两个子细胞。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两个阶段,间期细胞经历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或有丝分裂前期(G2期)。处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细胞DNA含量不同,处于G0和G1期的细胞含有二倍至四倍过渡的、不等的DNA量,而处于G2和M期的细胞含有四倍的DNA量。通过核酸染料标记DNA,并由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细胞各个周期时相的分布状态,计算出G0/G1%、S%及G2/M%,了解细胞的增殖能力。
细胞周期和DNA倍体广泛应用于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中,为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等提供重要的参考指标。恶性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细胞无限制生长、细胞核增大、核内染色质增多,其实质就是细胞核内DNA不断异常复制。非整倍体、高倍体或低倍体等异常倍体与细胞恶性程度相关,但并非所有肿瘤细胞特别是恶性血液病细胞不一定都有倍体的异常。有异常DNA含量的细胞其DNA倍体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测定DNA倍体对恶性肿瘤的程度判定、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另外,正常细胞在衰老过程中的多倍体化以及肿瘤治疗后导致的DNA含量增加,凋亡和坏死导致的DNA含量降低。
(1)发现癌前病变,协助肿瘤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能的病变,临床上仅占小部分,而绝大部分是良性病变。正确识别癌前病变是早期诊断恶性肿瘤的重要环节,早期发现与治疗癌前病变对肿瘤的预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具有癌变潜能的不典型增生的判断几乎全靠病理科医生的临床经验,缺乏客观指标。目前,用流式细胞分析DNA含量测定可提供更准确、客观的诊断信息。研究表明对食管、胃、宫颈、结肠、鼻咽、口腔黏膜、子宫内膜等处癌前病变,DNA指数(DI)和非整倍体出现率随上皮增生程度增高而增高,非整倍体的癌前病变经随访发现近半数发生癌变。DNA非整倍体出现率与癌变率及不典型增生的程度密切相关。癌前病变增生程度越重,出现DNA非整倍体率越高。这也就说明DNA非整倍体的出现可能是癌前病变发生癌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检测癌前细胞DNA含量变化规律,可以对其癌变的发生进行预测,及时作出早期诊断。
对于某些淋巴瘤(如皮肤T淋巴细胞淋巴瘤)早期病理形态确诊困难时,而其多为DNA非整倍体,应用流式细胞分析DNA含量检测对淋巴瘤早期诊断成为可能,它可测出正常细胞和异常细胞DNA含量的微小差别,在形态学还不能作出诊断之前,可提供确切的诊断信息。
(2)辅助判断良、恶性肿瘤。对于某些间叶组织来源的良、恶性肿瘤判断是病理学的难题之一,特别是一些分化较好的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的鉴别。通过流式细胞DNA含量和倍体检测,如果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DNA含量高,出现异倍体,提示为恶性。对于某些形态学表现为良性肿瘤出现DNA非整倍体提示有恶性转变的可能,如良性的甲状腺肿瘤,DNA含量出现异常提示可能向恶性转变。还有研究发现DNA非整倍体作为预测葡萄胎恶变的指标。有些研究结果提示S期细胞比例与DI及倍体状态有一定相关性,如异倍体卵巢癌的S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二倍体的卵巢癌,而二倍体的卵巢癌的S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二倍体的良性肿瘤,反映恶性肿瘤间及良、恶性肿瘤间增殖特性的差异,提示S期细胞比例在评估肿瘤的恶性度及鉴别良、恶性肿瘤方面有重要意义。
(3)预测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对肿瘤细胞进行DNA倍体及S期细胞分析并与肿瘤患者的预后相联系。通常认为DNA含量高,非整倍体的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二倍体或近二倍体肿瘤预后好。DI及倍体状况与肿瘤患者预后的关系归纳为3种情况:①DNA倍体与预后关系密切的肿瘤:膀胱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及皮肤黑色素瘤。②DNA倍体与预后关系尚难肯定的肿瘤:乳腺癌、结/直肠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胚胎细胞瘤、甲状 腺大嗜酸细胞瘤及脑瘤。③DNA倍体与预后关系不密切的肿瘤:肺癌、肾癌、宫颈癌、头颈部鳞癌、甲 状腺癌、胃癌、淋巴瘤及白血病。除DI及倍体外,反映肿瘤增殖状态的S期细胞比例也被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S期细胞比例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随组织学分级增高而增高,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无关。研究证明,S期细胞比例对于评估肺癌、乳腺癌、霍奇金淋巴瘤、睾丸肿瘤、卵巢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脑星形细胞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4)胸腹水细胞DNA异倍体对于恶性肿瘤的细胞学诊断有较大的意义。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脱落细胞的DI和S期细胞比例,并据此判断脱落细胞中是否存在肿瘤细胞。DI是诊断脱落细胞的一种快速、特异性高且敏感的方法,发现有异倍体细胞提示为恶性。同时结合脱落细胞形态学可作为肿瘤诊断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方法。
(1)检查前禁忌:禁忌暴饮暴食和剧烈运动,宜平静状态,空腹抽血检查。
(2)检查时要求:注意血清标本不被污染,及时送去检测。
流式细胞术。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