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1. 9mg/L(免疫比浊法)。
1、微量清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 MAU)是指尿中清蛋白含量超出健康人参考范围,但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测出这种微量的变化。为了使这一检测指标标准化,国际上采用清蛋白分泌率表示尿中清蛋白的排出量。健康人MAU在<20~30mg/24h(或<20~30mg/min)的范围内; MAU 在20 ~ 300mg/24h或20 ~ 200mg/L时称为MAU ;MAU>300mg/24h时称为大量清蛋白尿。
2、清蛋白(Albumin)占血浆总蛋白量的60%,分子量为69kDa,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大分子蛋白。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具有滤过功能,膜孔直径为5.5nm。清蛋白半径为3.6 nm。正常状态下清蛋白很难通过肾小球基底膜。任何能够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的病变,均可导致清蛋白的排出。糖尿病性肾病清蛋白的排出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电荷的丢失,尤其是基底膜孔径的改变,导致Albumin排出。MAU排出增加的机制可能与膜上的硫酸肝素合成异常相关。硫酸肝素分子带有许多阴离子侧链,对于维持基底膜电荷和孔径的大小起重要作用。肾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也是诱发微量清蛋白尿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肾小球血管调节功能障碍,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变化,引起肾小球通透性改变。糖尿病伴有高血压时更容易导致肾小球血管损伤,从而产生微量清蛋白尿。
3、MAU与肾病:蛋白尿是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对于判断疾病程度及预后有更大的临床参考价值,MAU检测对提示肾脏功能改变更具有敏感性,可联合尿常规作为监测早期肾损害的常规检查项目。
4、MAU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早期阶段常规检查方法难以发现尿蛋白的阳性结果。糖尿病患者出现MAU增高是出现早期肾损伤的指标,对预测糖尿病肾病发生有重要参考价值。
5、MAU与高血压肾病: MAU是高血压肾脏损害的指标, MAU阳性者血压的增高程度与靶器官损伤有密切关系,对MAU阳性者必须强化高血压的治疗,其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
6、MAU与心血管疾病:MAU阳性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较早、且病变程度较严重。MAU阳性患者的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比MAU阴性患者高2~8倍。MAU不仅与糖尿病、 高血压人群的死亡率相关,与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也有良好的相关性。临床上对MAU阳性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
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等同属于肾脏病相关蛋白,采集标本时最好是晨尿,注意正常人群MAU随着年龄增长,排出有增高倾向,但是这种改变还在健康人范围之内。
酶联吸附法、速率散射比浊法等。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