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正常粪便中无胆红素,粪胆素阳性;粪胆原(75~350)mg/100g粪。
(1)粪胆红素阳性可见于溶血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2)粪胆原定性或定量对于黄疸类型的鉴别具有一定价值。溶血性黄疸时,粪胆原明显增高;梗阻性黄疸时,粪胆原明显减低;而肝性黄疸,粪胆原可增高也可降低。
(3)健康人粪便内含粪胆素,升汞试验呈阳性反应。如胆总管结石、肿瘤而致完全阻塞时,则粪胆素试验呈阴性反应,同时尿中无尿胆原,即可诊断为完全阻塞性黄疸,此时粪便中因无胆色素而呈白陶土色。
(1)婴幼儿因正常肠道菌群尚未建立,使胆红素未被或来不及被肠道细菌还原时,粪便呈深黄色,胆红素定性试验也呈阳性。
(2)为避免粪胆原氧化生成粪胆素,送检标本应新鲜。连续采集3天粪便,每天约取20g送检。粪胆素送检标本也必须新鲜,标本中如有脂肪应先用乙醚抽提后再做试验。
(1)粪便胆红素测定:Harrison法,如呈绿蓝色为阳性。
(2)粪胆原定性或定量检查:Ehrlich醛反应法,反应后生成红色化合物,颜色深浅与粪胆原量成正比。
(3)粪胆素检查:Schmidt氯化高汞试剂联合检测法,粪便悬液呈砖红色表示粪胆素阳性,如显绿色则表示有胆红素被氧化为胆绿素,如不变色,表示无胆汁入肠道。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