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⑴手工法 男性(37±3.3)秒(31.5~43.5秒);女性(37.5±2.8)秒(32~43秒)。待测者的测定值较正常对照值延长超过10秒以上有临床意义。
⑵仪器法 不同品牌仪器及试剂间结果差异较大,需各实验室自行制定。
APTT是在体外模拟体内内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测定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以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共同途径是否异常和血液中是否存在抗凝血物质,是常用而且比较灵敏的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检指标之一。内源凝血途径是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正常血液中存在的凝血蛋白和Ca2+。这一凝血途径通常是由血液与带负电荷的异物表面(体外的玻璃、白陶土、体内的胶原等)接触而启动。血管损伤时,内皮下胶原暴露,FⅫ与之接触而被激活为FⅫa,FⅫa激活FⅪ。在Ca2+存在条件下,FⅪa激活FⅨ。FⅨa、FⅧa及PF3在Ca2+的参与下形成FⅨa-FⅧa-PF3- Ca2+复合物激活FX。FⅨ同时又能被TF:Ⅶa复合物激活,FⅪ也能由TF:Ⅶa复合物最终形成的凝血酶正反馈激活。因此所有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以及因子的抑制物均可导致测试结果异常。
①血友病患者可见APTT延长。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血友病按照病因可分为甲型、乙型及丙型。血友病A(血友病甲),即因子Ⅷ促凝成分(Ⅷ:C)缺乏症,是一种性联隐性遗传疾病,女性传递,男性发病。血友病B(血友病乙),即因子Ⅸ缺乏症,亦为性联隐性遗传,其发病数量较血友病A少。血友病C(血友病丙),即因子Ⅺ(FⅪ)缺乏症,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男女均可患病,是一种罕见的血友病。由于FVIII、FIX及FXI因子均参与内源性凝血途经过程,因此这些因子的水平降低可以导致APTT延长。
②口服抗凝剂、应用肝素等可见APTT延长。肝素抗凝的机制主要是增强抗凝血酶Ⅲ(AT-Ⅲ)对凝血因子Ⅱa、Ⅸa、Ⅹa、Ⅺa、Ⅻa的作用增强千倍。而Ⅸa、Ⅺa、Ⅻa因子主要是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因此用APTT监测肝素防止其引发自发性出血。推荐的肝素治疗的理想APTT延长范围为1.5-2.5。
③FⅠ、FⅡ、FⅤ、FⅩ严重缺乏,如严重肝病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可见APTT延长。
④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亢进可见APTT延长。
⑤血液循环中存在病理性抗凝物质,如抗FVIII或FIX抗体、狼疮样抗凝物等。
⑥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DIC高凝期、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可见APTT缩短。
APTT延长的原因见于:
凝血因子含量或活性的减低、血浆中存在因子抑制物及狼疮抗凝物均可导致APTT时间延长,通过APTT纠正实验协助判断APTT延长的可能原因。将正常混合血浆(20份结果正常的标本)与患者血浆1:1混合,在混合后再次测定APTT,观察混合血浆的检测结果是否被纠正到APTT的正常对照值附近。混合后即刻能够纠正,提示因子缺乏,单纯APTT延长提示内源性因子缺乏,若PT同时延长,还需要考虑外源性因子以及共同通路因子的缺乏。纠正试验不能够纠正,提示可能存在抗凝物,以狼疮抗凝物常见,一般不伴有出血症状,可以进一步推荐行狼疮抗凝物相关检测。孵育纠正试验不能够纠正到正常对照值附近:提示可能存在时间/温度依赖性抗凝物,以Ⅷ因子抗体可能性大,可进一步行因子活性及因子抗体检测。
二期止血缺陷的筛检试验的综合运用:
(1)APTT延长,PT正常: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如血友病甲、乙,FⅪ缺陷症;血循环中有狼疮样抗凝物、抗FⅧ或抗FⅨ抗体存在;DIC时FⅧ、FⅨ、FⅪ降低,肝脏疾病时FⅨ、FⅪ减少,应用肝素抗凝剂等。
(2)APTT正常,PT延长:外源性凝血途径缺陷,如遗传性和获得性FⅦ缺陷症,获得性常见于肝脏疾病、DIC、血循环中有抗FⅧ抗体存在和口服抗凝剂华法林等。
(3)APTT延长,PT延长:由于共同途径凝血缺陷,如遗传性和获得性FX、FV、FⅡ和FI缺乏症,获得性主要见于肝脏疾病和DIC等。
(4)APTT正常,PT正常:遗传性或获得性FXⅢ缺乏症,获得性见于严重肝脏疾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抗FXⅢ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恶性贫血等。
手工法;仪器法。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