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凝血因子的单个检测一般是在PT、APTT或TT的筛选基础上选择性地进行。由于血浆中因子的含量一般较低,一般首选因子的凝血活性测定,必要时也可测定因子的含量。
因子Ⅷ:C(103±25.7)%;
因子Ⅸ:C(98.1±30.4)%;
因子Ⅺ:C(100±18.4)%;
因子Ⅻ:C(92.4±20.7)%。
内源性凝血因子包括FⅧ、FⅨ、FⅪ、FⅫ。是凝血过程中内源途经的必须因子,这些凝血因子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缺乏或活性减低将会影响内源性凝血途经顺利进行,减低凝血酶生成。血浆中凝血因子Ⅷ:C减低:见于血友病A,按减低程度分为:重型(<2%)、中型(2%~5%)、轻型(5%~25%)、亚临床型(25%~45%);其次见于vWD(I型、Ⅱ型)和DIC;抗Ⅷ:C抗体所致获得性血友病较为少见。因子Ⅸ:C减低:见于血友病B,临床上减低程度分型与血友病A相同;其次见于肝脏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DIC、口服抗凝剂和抗FⅨ抗体存在等。因子Ⅺ:C减低:见于因子Ⅺ缺乏症、肝脏疾病、DIC和抗FⅪ抗体存在等。因子Ⅻ:C减低:见于先天性因子Ⅻ缺乏症、DIC、肝脏疾病以及部分血栓病患者。血浆中凝血因子Ⅷ:C、Ⅸ:C、Ⅺ:C水平增高主要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病,尤其是静脉血栓形成、肾病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恶性肿瘤等。肝病时也可见到因子Ⅷ:C增高。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