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凝血 > 纤溶系统检查

纤溶酶原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参考范围

活性(85.55±27.83)%(发色底物法);

含量0.2g/L(0.22±0.03g/L)(酶联双抗体夹心法)。

临床意义

纤溶酶原是一种单链糖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而分泌入血。在血液凝固时,纤溶酶原大量吸附于纤维蛋白网上,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激活成纤溶酶,使纤维蛋白溶解。

1.遗传性纤溶酶原异常:可以是抗原和活性同时下降(I型),或抗原正常活性下降(II型),由基因突变所致。这种病人容易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

2.纤溶酶原减少:常是它被激活过多所致,即纤溶酶原活化剂增高,如见于原发性纤溶、重症肝炎肝硬化、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肿瘤扩散、严重感染以及弥散性血栓内凝血等。

3.纤溶酶原增高:一般反应激活减少,常是纤溶酶原活化剂减少或者活化剂抑制物增高所致。

影响因素

方法学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