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凝血 > 分子标志物和弹力图

血栓弹力图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 TEG)实验是1948年由德国人 Hartert发明的一种通过采集全血样本测定凝血功能的实验,能连续监测凝血全貌,最终结果是形成血凝块,而血凝块的物理特性 (形成速率、血凝块强度和稳定性)决定是否具有正常凝血功能。TEG在欧美等国家已有60多年的应用历史,进入我国10余年,目前有超过20多个的国际/国内指南推荐在创伤、出血/血栓风险管理、指导成分输注、DIC的辅助诊断、判断肝素残留、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等方面使用TEG检测。

血栓弹力图仪通过对血样凝血过程进行监控、分析,可以协助临床医师对病人凝血状况作出评估,综合判断凝血、纤溶状态,辅助快速诊断凝血功能障碍,用于评估围手术期凝血功能、术前手术风险及术后血栓风险,判断出血原因,指导成分出血,监测抗血小板、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疗效,辅助个体化抗凝、促凝治疗。但TEG得出的结果不应作为单一的诊断依据,临床医生应结合对病人状况的临床判断以及其他凝血实验综合考虑。

参考范围

1.普通TEG(高岭土检测):R:5-10min;Angle:53-72度;K:1-3min;MA:50-70mm;LY30:0-7.5%;EPL:0-15%

2.孕妇正常TEG参考范围:R 2-8min,K 1-3min,Angle角60-77,MA 64-76mm,LY60% 0-3,CI值0-5

3.快速TEG:TEG-ACT值 86-118s

4.肝素酶对比:R值:普通杯R>10min,且与肝素酶杯R’差值大于2min,提示患者体内有肝素残留/反跳,有助于判断出血原因

5.血小板图:

抑制率:内科:AA抑制率<50%或ADP抑制率<30%,提示抗血小板药效不足,有血栓风险;AA,ADP抑制率>90%,提示药物高反应性,有出血风险。外科: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可根据抑制率选择手术时期,避免术中/术后大出血。

6.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ADP):

(1)内科:PCI术后服用ADP受体抑制剂的患者个体化治疗窗(MAADP 31-47mm),<31mm,提示出血风险高,>47mm,血栓风险高

(2)外科(服用ADP受体抑制剂如氯吡格雷):选择手术时机,减少等待手术时间。MAADP<35mm,提示手术需等待5天以上,MAADP 35-50mm之间,提示需要等待3-5天,MAADP>47mm,提示当天可以手术

7.MACK:MACK能对冠心病及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进行整体评估:MACK>68mm预测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期间,出现血小板高反应(HPR)的风险增加3倍,且显著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MACK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MACK>70.2mm,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风险高,MACK<62.7mm提示病情相对稳定。

临床意义

1. R值:指血样置入TEG测试杯中,检测开始到第一块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描记图幅度达2mm)所需的时间,反映参加凝血过程(内源性、外源性和共同途径所有凝血因子及抗凝系统)的综合作用。R值能因抗凝药及凝血因子缺乏而延长,因血液呈高凝状态而缩短。普通TEG延长R值延长提示凝血因子功能不足或受抗凝药物影响,血液低凝,出血风险高;肝素酶对比中,普通杯R>10min,且与肝素酶杯R’差值大于2min,提示患者体内有肝素残留/反跳,有助于判断出血原因。

2. K值:从R值终点至描记图幅度达20mm所需的时间,反映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的相互作用结果,即反映血凝块形成的速率。K值的长短主要受纤维蛋白原影响,K值延长提示纤维蛋白原缺乏或功能不足。

3. α角(angle角):从血凝块形成至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反映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的相互作用结果,与K值密切相关,都是反映血凝块形成的速率。当患者处于严重低凝状态时,血凝块幅度达不到20mm,此时K值无法确定。因此,α角比K值更有价值。α角的大小主要受纤维蛋白原影响,α角减小提示纤维蛋白原缺乏或功能不足,增大提示纤维蛋白原功能亢进。

4.  MA值:TEG描记图的最大振幅,即最大切应力系数(mm),反映最大血凝块强度。MA值由血小板(约占80%)和纤维蛋白原(约占20%)共同影响,其中血小板为主要影响因素。MA值增大提示血小板缺乏或血小板功能低下。11.2.5 LY30:在达到MA后30分钟时血凝块溶解所占比例(%),反应MA后30分钟血凝块的纤溶活性。LY30增大提示纤溶亢进。

5.  EPL:在达到MA后血凝块溶解所占比例的预估值(%)。EPL增大提示纤溶亢进。

6. CI:凝血指数,来自未经处理的全血或用激活剂激活的全血之扫描图形中的R,K,MA,α角等参数,用来描述病人的总体凝血情况。CI的正常值在-3.0与+3.0之间,CI>+3.0提示血样处于高凝状态,而CI<-3.0提示处于低凝状态。

7.参数A:在某一特定时间的振幅、凝块强度。A用来评估扫描图上任一点的扫描宽幅。在MA确定之前,A与MA相等。A是凝块强度或弹性的函数,用mm计量。

8.参数G:切应力系数强度(SEMS),是由参数A转换而来的实际测量凝块强度的参数,计算公式为G=500A/(100-A),用dyn/cm2计量。

9.参数E:是标准化的G,被作为一个弹性常数。E=100A/(100-A),单位为dyn/cm2。

10. TPI  TPI=EMX/K,即相对弹力切应力系数除以凝块形成的动力学特征,EMX是最大振幅时的E。EMX=(100×MA)/(100-MA)。此参数由Raby提出,按照Raby研究,TPI描述了病人枸橼酸化全血的血凝情况,即病人处于正常的凝血状态(TPI:6-15)、低凝状态(TPI<6)或高凝状态(TPI>15)。

11.  TMA 从凝血开始至达到MA所需要的时间,是对血凝块动力学特征的综合测量参数。TMA包含了从血样开始运作到血凝块达到最大强度之间血凝块的形成速率,因此,也常被看作形成稳固的血凝块需要的时间。

12.  A30 血凝块溶解参数,是达到MA后30分钟时TEG的扫描幅度。

13. CL30 全血凝块溶解指数,是相对于MA的A30的值,公式为CL30=100×(A30/MA)。CL30越小,纤溶活动越剧烈。

14.  CLT 溶解时间,是从MA与振幅为2mm之间或MA之后的时间。

15.血小板图:抑制率:内科:AA抑制率<50%或ADP抑制率<30%,提示抗血小板药效不足,有血栓风险;AA,ADP抑制率>90%,提示药物高反应性,有出血风险。外科: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可根据抑制率选择手术时期,避免术中/术后大出血。

16.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ADP):

(1)内科:PCI术后服用ADP受体抑制剂的患者个体化治疗窗(MAADP 31-47mm),<31mm,提示出血风险高,>47mm,血栓风险高

(2)外科(服用ADP受体抑制剂如氯吡格雷):选择手术时机,减少等待手术时间。MAADP<35mm,提示手术需等待5天以上,MAADP 35-50mm之间,提示需要等待3-5天,MAADP>47mm,提示当天可以手术

17.MACK:MACK能对冠心病及服用氯吡格雷的患者进行整体评估:MACK>68mm预测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期间,出现血小板高反应(HPR)的风险增加3倍,且显著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MACK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MACK>70.2mm,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风险高,MACK<62.7mm提示病情相对稳定。

影响因素

1.普通TEG检测中因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X因子抑制剂、血液稀释可导致R时间延长以及凝血酶生成受抑制,部分患者的纤维蛋白凝块生成速率会减低;多种疾病可影响MA值,增加血栓/出血风险(创伤、重症、AMI等);溶栓药物、DIC、严重创伤、大手术等会影响LY30以及EPL的值。

2.快速TEG检测中因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X因子抑制剂、血液稀释可导致R时间延长。

3.肝素酶对比检测中受肝素、低分子肝素、类肝素样物质影响。

4.血小板图检测中ADP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PDE(如西洛他唑)、GPIIb/IIIa受体抑制剂(替罗非班)都引起ADP抑制率升高和MAADP降低;严重创伤本身也会导致AA和ADP抑制率的增高;多种疾病可影响MA值,增加血栓/出血风险(创伤、重症、AMI等)。

方法学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