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免疫 > 体液免疫检验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参考范围

<15U/ml(免疫比浊法)。

临床意义

1、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是在类风湿关节炎(RA)病人血清中发现,是一种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存在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和关节液中,它是一种抗变性IgG的抗体,RF主要为IgM类自身抗体,但也有IgG类、IgA类、IgD类和IgE类,可与IgG Fe段结合。

2、IgM型类风湿因子的生物作用包括:①调节体内免疫反应;②激活补体,加快清除微生物感染;③清除免疫复合物使机体免受循环复合物的损伤。RA病人和约50%的健康人体内都存在有产生RF的B细胞克隆,在变性IgG(或与抗原结合的IgG)或EB病毒直接作用下,可大量合成RF。

3、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RF的阳性率为70%~80%,其中尤以病变广泛、病情严重、病程长、活动期及有关节外病变者的阳性率高,滴度高,并长久存在。因此,国际上通常将RF作为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标准之一。

4、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人,如乙肝、结核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以及患有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血管炎、硬皮病、预防接种后以及某些恶性疾病的人,RF阳性率可达10%~70%。

5、RF还见于正常人尤其是老年人,阳性率可达5%~10%。

影响因素

1、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同属于风湿病相关蛋白,但并不特异。

2、不同试剂仪器检测临界值有所不同,临床判断结果时应根据各仪器试剂自己的参考值范围。

方法学

单向免疫扩散法、胶乳凝集法、酶联吸附法、速率散射比浊法等。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