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凝血 > 分子标志物和弹力图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nbin-Antithronbin Complex,TAT)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参考范围

1-4ug/L,平均为1.5ug/L(ELISA法);

0-4.0ng/mL(化学发光)。

临床意义

凝血酶是随凝血激活产生的关键酶,部分凝血酶与抗凝血酶1:1结合形成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由于凝血酶在血液中半衰期不到1分钟,因此直接检测非常困难,而TAT半衰期为3-15分钟,所以通过检测TAT可评价机体内凝血激活的程度。血浆TAT含量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DIC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广泛性血管内凝血亢进为特征的获得性综合征,因此全身性持续性显著的凝血激活状态可通过TAT增高反映。2014年日本血栓与止血学会已将TAT作为DIC的诊断标准之一。此外,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与二尖瓣狭窄相关的心房颤动等疾病,血流淤滞下的凝血激活是主要病理状态,TAT是评价这些伴有凝血激活的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病理状态的有效指标。

影响因素

1. 如果标本采集过程不顺利,试管内有凝集的,会导致TAT假性升高。

2. TAT对于DIC、DVT等高度凝血激活的病理状态,是敏感标志物,但对于进行华法林等抗凝治疗的患者,无法发现低凝水平的血栓形成。

3. 当干扰物质分别超过以下标定浓度时,影响结果判读:血红蛋白>479mg/dL,胆红素C>21mg/dL,胆红素F>19.7mg/dL,乳糜(1.410福尔马肼浊度标准)。

4. 免疫反应中可能由于非特异性反应产生异常高值,主要包括各种自身抗体、不溶解物质(特别是纤维蛋白)及天然抗体等。

方法学

ELISA法;化学发光。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