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生化 > 酶学项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ferases , ALT)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参考范围

男:<50U/L;女:<35U/L;新生儿/婴儿:13-45 U/L。

临床意义

1. 肝胆疾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肝脏的酶;正常情况下,血液中ALT水平较低。肝脏受损时,ALT可释放到血液中,各种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血清ALT升高,临床上主要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中毒引起的急性肝损害等,血清ALT水平可在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之前就急剧升高,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可达到10~40倍参考范围上限,而药物性肝炎或缺血性肝病时ALT活性最高可大于40倍参考范围上限,且ALT>AST。一般而言,急性肝炎时血清ALT水平与临床病情轻重相平行,且往往是肝炎恢复期最后降至正常的酶,是判断急性肝炎是否恢复的一个很好的指标。若持续增高6个月至1年以上则易转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时ALT升高幅度不大,多在300U/L以下。ALT长期异常,但水平不高,多见于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后的酒精性肝炎等。胆道疾病,如胆石症、胆道梗阻,ALT可有轻中度升高,梗阻解除,黄疸消退1~2周后ALT即可恢复正常,若ALT增高持续不退,提示合并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时ALT反而下降,说明肝细胞被大量破坏而无酶释放,提示预后不良。特别应注意的是,肝衰竭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ALT逐渐下降,而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出现所谓“酶胆分离”现象,常是肝坏死的前兆。原发性肝癌患者ALT持续增高,可能合并肝坏死。某些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病已至晚期,肝功能很差,但ALT却正常。不少人因为大量腹腔积液、消化道出血,或者体检时发现其他异常才得知原发疾病,隐源性肝硬化是其中一种。ALT轻度增高的脂肪肝ALT一般不超过100U/L。

2. 其他:除肝脏外,体内其他脏器组织,如心、肾、肺、脑、睾丸、肌肉也都含有此酶。因此当心肌炎、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肺结核、乙型脑炎、多发性肌炎、急性败血症、肠伤寒、流脑、疟疾、胆囊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感冒、麻疹、血吸虫病、挤压综合征等亦可见血中ALT升高。

3. 因为ALT是从胆管排出的,如果有胆管、胆囊及胰腺疾患,胆管梗阻,也可使ALT升高。临床常见的有胆囊炎、胆管蛔虫、肝胆管结石、胆囊及胆管肿瘤、壶腹周围癌、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急慢性胰腺炎、胰头癌及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4. 其他内科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心力衰竭、风湿热、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肠炎及尿毒症等也可发生ALT升高;营养不良、酗酒、应用某些药物、发热等情况均能使ALT有轻度升高。

5. 生理状态下,血清ALT也有变异,如剧烈活动、体育锻炼、月经,ALT也可暂时升高。

6. 伴维生素B6缺乏的妊娠、肝病终末状态、肾透析、肾功能不全时,可造成ALT降低。

影响因素

血清中存在的α-酮酸(如丙酮酸)对实验有正向干扰,双试剂方法的采用可去除此干扰。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增高时,在有氨存在的条件下,导致ALT测定结果升高,一般来说,血清中氨含量甚微影响不大,但对于个别重型肝炎患者此影响较大。有些病人,由于血清中ALT结果过高,因而酶联反应速度过快,在到达测定时段前底物已被耗尽,从而使测定结果很低甚至为负值。解决办法是在仪器参数设置中,设定反应吸光度的下限,当反应中吸光度低于此限时,仪器报警提示,再用生理盐水稀释后重新测定。

方法学

IFCC推荐的连续监测法(自动生化分析仪)。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