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成人:男 <50U/L,女<35 U/L;新生儿:25-75U/L;婴儿:15-60U/L。
1.肝脏疾病:AST以心脏中活力最大,其次为肝脏;在各种肝脏疾病中通常都有AST的升高。血清中AST水平升高与损伤细胞内含有丰富的AST或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有关,血清中肝脏酶的活性可反映该酶从肝脏释放入循环及循环中清除该酶的速率。在肝细胞内ALT主要分布于细胞浆水溶相中,而AST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少数分布于细胞浆水溶相。当肝细胞变性、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从细胞内逸出的主要是ALT,AST在早期肝细胞轻微受损时不逸出,在肝细胞严重损伤破坏时才释放出来。因此临床上常用AST与ALT比值来判断肝病的严重程度.例如在急性肝损伤时,ALT的升高比AST更明显,故AST/ALT<1。而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由于AST明显升高,或者AST可能接近正常,但均超过ALT,则AST/ALT>1。当AST/ALT>2时,且AST在300U/L以内时,提示可能患有酒精性肝病。
2.心肌疾病:由于心肌AST含量丰富,故以前曾经作为心肌梗死的标志物,但目前临床已基本不用,而血清AST同工酶的检测意义也不大,但急性心肌梗死时因为线粒体AST在组织广泛坏死后血清浓度显著升高,所以,线粒体AST被认为是一个准确用于心肌梗死的检测项目,但也未被广泛应用。
3.其他:其他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皮肌炎、肺栓塞、急性胰腺炎、肌肉挫伤、坏疽及溶血性疾病也可见AST升高。另外,饮酒、劳累、熬夜、剧烈运动或药物等也可导致AST生理性升高。
4.妊娠可能引起AST下降。
溶血、脂血及黄疸对该项目影响不大。
IFCC推荐的连续监测法(自动生化分析仪)。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