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人体重要一类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Ig是体液免疫反应的主要反应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和加强细胞的吞噬作用,并能在补体的协同下,杀灭或溶解病原微生物,是机体抗御疾病的重要成分。已发现五类Ig,分别为IgG、IgA、IgM、IgD、IgE,各自具有不同生物学特点。
IgM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又称巨球蛋白,主要分布于血液中,占血清Ig总量的1/10。由于IgM是个体发育中最早合成的抗体,因此机体遭受感染后,IgM型抗体早于IgG产生,是最早产生(初次免疫应答反应的抗体)的抗体,血液中检测到某种特定病原微生物的IgM抗体意味着近期感染。而IgM缺乏易致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
成人 0.40 ~ 2.80 g/L(免疫散射比浊法)(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4版)。
1. 增高: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TORCH症群,慢性或亚急性感染,疟疾,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支原体肺炎,肝病,结缔组织疾病,巨球蛋白血症,无症状性单克隆IgM病等。
2. 降低:遗传性或获得性抗体缺乏症,混合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选择性IgM缺乏症,蛋白丢失性肠病,烧伤,抗Ig抗体综合症(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免疫抑制剂治疗等。
1. 不同年龄患者IgM参考区间不同。
2. 凝块、颗粒等会对检测结果有影响。
3. 抗原过量导致的钩状效应可引起Ig检测结果偏低,具有抗原过量检测功能的仪器可以避免钩状效应。
免疫散射/透射比浊法。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