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免疫 > 移植免疫

HLA配型(HLA-SSO法)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参考范围

临床意义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作为不同个体免疫细胞相互识别的标志,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功能。HLA抗原由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的一组基因所编码,主要表达于有核细胞膜表面,尤其是在人类白细胞膜上含有丰富的HLA分子,因此被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由于HLA能够反映接受器官移植的受者和提供移植器官的供者之间的组织相容性程度,与器官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密切相关,故又将HLA称为移植抗原。目前已知与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关系最为密切的主要是HLA一类抗原的A、B位点和HLA二类抗原的DR位点,每个位点均有两个抗原表达,一个来自父亲的基因,一个来自母亲的基因。因此,在进行移植手术前,必需对移植受者和供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膜上的HLA-A、B、DR三个位点六个抗原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选择HLA最相配的受者和供者进行移植手术。 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受者和供者之间HLA相容程度越高,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就越低,移植成功率和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率就越高。受者和供者间良好的HLA配型对术后减少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有功能存活时间具有非常重要。

1)组织配型与肾移植

组织配型是肾移植前选择供者的重要手段,包括ABO 血型配型、HLA 配型和交叉配型。HLA–Ⅰ类抗原在肾的所有组织上均有表达,而HLA–Ⅱ类抗原只在肾小球、肾小管、内皮等部分组织表达。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发现HLA–A、B相合的肾移植存活率高,而且HLA–B 比HLA–A 更重要。20世纪70年代中期HLA–D 及HLA–DR 位点被发现,针对HLA–D和HLA–DR与肾移植效果的研究备受青睐。1987年10月美国器官分配联合网(UNOS)制定的强制性HLA 六抗原相配肾脏分享政策,1995年修改为HLA 六抗原无错配标准(Zero HLA–A,B,DR antigen mismatch,0AgMM)。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供肾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以ABO 血型完全相同者为好,至少能够相容。比较ABO 配型与HLA 配型在移植中的作用时发现,非O 型血受者,HLA 相配程度与移植肾脏的存活率呈正相关,这在O 型血受者则不明显。如果无合适的肾脏选择,而且ABO 血型不合时,可采用血浆交换或免疫吸附法清除受者体内预存的ABO 血型抗体。②选择最佳HLA 配型的供者器官.由于复杂的HLA 抗原系统,难以选择到完全匹配的肾。“可允许的不相容匹配法则”的提出,使供者的选择范围得以扩大。该法则规定的必须匹配位点,包括10个Ⅰ类和5个Ⅱ类HLA 位点,其余的位点均为“可允许的不相容配型位点”。总之,在器官无可选择的情况下,不强调HLA 配型,但ABO 血型最好相容,预存的细胞毒抗体必须阴性。

2)组织配型与肝移植

HLA–Ⅰ类抗原在肝的胆管上皮细胞、静脉上皮细胞及间质上皮细胞上密度高,在肝细胞上密度低。HLAGⅡ类抗原不见于正常肝细胞,但表达于肝门静脉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及血窦细胞。在急性排斥期,肝细胞上的HLA–Ⅰ类抗原及胆管上皮细胞和门静脉上皮细胞上的HLA–Ⅱ类抗原的表达均增加。肝移植为急诊手术,因此在受者选择时主要要求ABO 血型相符,供肝与受区大小相配,较难要求HLA 相配,但肝移植的排斥反应发生概率较肾移植少得多,程度也较轻。一般说来,受者体内如有针对供者的HLA 抗原的抗体,即交叉淋巴毒试验阳性,被认为是心、肾和骨髓移植的禁忌,但对肝移植危险性不大,这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肝可释放可溶性的HLAⅠ类抗原“中和”HLA 抗体。②肝由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血,微血管呈窦状,内皮细胞空隙大,没有损伤后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基底膜,故移植物的损伤多局限于胆管,而不扩散至广泛的肝细胞,不导致肝衰竭。③血窦的枯否细胞能吸附及灭活免疫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和凝集的血小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肝在排斥反应中处于所谓的“特惠器官”。但这并不是说肝移植的效果与HLA 配型无关,或HLA 配型在肝移植受者选择时不重要,相反HLA 配型肯定可以改善肝移植的效果,减少与免疫应答无关的其他术后并发症。总之,可以认为肝移植的排斥反应虽然较轻,但肝移植的效果与HLA 配型的程度,尤其是HLA–Ⅱ类抗原相符的程度亦有较明确的关系,因此,肝移植时仍应尽可能进行HLA 配型。

3)组织配型与心脏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

HLA–Ⅰ类抗原分布于心脏间质组织,心肌细胞上只有少量,而HLA–Ⅱ类抗原分布只限于内皮细胞上,这种抗原的不同分布与组织相容性和移植心的存活关系尚不明确。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时,应进行ABO 血型鉴定、HLA 配型、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和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器官移植的研究表明,ABO 血型检测是避免急性排斥反应的首要条件,供、受体间HLAⅠ、Ⅱ类分子匹配则是移植器官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由于供体来源的局限性,HLA 配型并未在多数心脏移植中心作为必做项目,其意义尚有争议。心脏移植或心肺联合移植的效果,除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或移入器官的功能指征做出判断外,对受者机体进行免疫监测有助于评估和预测排斥反应发生的情况。

影响因素

1) 微珠用前必须预热并充分混悬。这一步可确保杂交缓冲液组分充分悬浮

2) 47℃和56℃孵育需要较高的精准度(+/-0.5℃),建议使用PCR扩增仪。微孔板间温度不应超过+/-0.5℃。

3) 56℃时间要求较为严格,总时间不能超过15min,包括10min孵育加上不超过5min的样本稀释(DS/SA-PE混合液)。

4) 一旦稀释后,样本室温条件下(18-30℃)可稳定长达2h(避光保存)。由于全96孔板样本Luminex上数据读取需1.5h,所以分析应在样本稀释后30min内进行以确保最后一个样本可在2h内分析完成。

5) 请勿使用其他试剂盒或其他批号来制备混合物。

方法学

HLA-SSO法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