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肝脏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细胞外基质(胶原、非胶原糖蛋白、蛋白多糖)大量形成并沉积在肝脏内。早期沉积只出现在肝细胞间质,但后期纤维增生则向肝实质细胞间隙延伸,并逐渐形成纤维索及纤维间隔,以至最后阶段纤维间隔连接形成纤维包裹,导致典型的肝硬化的病理特征出现—假小叶生成,此时就是肝硬化期。有的慢性肝炎患者很想了解自己的肝脏纤维化形成的情况及纤维化的程度,临床医师就给他开具血清纤维化四项的检查单进行测定。这四项指标包括血清Ⅲ型胶原(PC Ⅲ)、血清Ⅳ型胶原(ⅤⅥ)、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
人层粘连蛋白是细胞外间质中的一种非胶原性结构蛋白。在肝脏内主要由内皮细胞、干细胞和贮脂细胞合成,它是基底膜的一种主要成分。它对基膜的组装起关键作用,在细胞表面形成网络结构并将细胞固定在基膜上。肝纤维化时人层粘连蛋白与Ⅳ型胶原结合形成内皮基膜,导致纤维化。
50-180 ng/mL。
血清人层粘连蛋白测定是观察慢性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血HA高于100 ng/mL,可提示存在肝硬化和肝纤维化。
1. 在检查前要注意不要服用药物,因为有些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功能暂时性损伤,从而引起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 在检查前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剧烈运动,这都有可能会造成转氨酶升高,从而影响检查结果。
3. 前一天一定不能喝酒,喝酒会导致转氨酶的升高,影响检查结果。
4. 接受肝穿刺活检时经过患者的同意。
5. 检查前不能进食,抽血检查要求空腹,空腹时间一般为8-12个小时。
6. 进行肝穿刺活检时注意,不要伤害到病人。
7. 由于单一指标只能反映肝纤维化生成和降解的一个方面以及因结缔组织易受到全身代谢的影响。故几种指标联合检测,才可达到满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化学发光法。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