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生化 > 体液电解质与血气

血清钠 (sodium,Na)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血清钠离子是细胞外液中最多的阳离子,对保持细胞外液容量、调节酸碱平衡、维持正常渗透压和细胞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并参与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应激性。维持细胞内外钠的浓度差,主要依靠细胞膜上的Na-K ATP酶的作用。机体内钠的平衡主要靠肾脏的调节,这是通过各种激素来实现的。水与钠的正常代谢及平衡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

参考范围

正常人血清137-147mmol/L;尿液 130-260mmol/24h(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四版)。

临床意义

1. 血清钠浓度大于145.0mmol/L,称为高钠血症。根据细胞外液量的变化可分为低容量性、高容量性和等容量性高钠血症。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可导致细胞外液减少,从而使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同时可引起细胞皱缩、血液浓缩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临床引起高钠血症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水摄入减少或者因呕吐、尿崩症、出汗过多等疾病而导致水丢失过多,均可引起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2)医源性盐摄入过多或因某种疾病导致醛固酮分泌过多时可引起血容量和血钠均增加,导致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2. 临床上血清钠低于135mmol/L称为低钠血症,可分为低容量性低钠血症、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等容量性低钠血症,临床引起低钠血症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肾性丢失:通常见于肾实质性疾病,肾髓质正常间质的破坏,从而使肾功能受损,导致排钠增多。另外,肾小管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长期连续使用利尿剂均可造成钠排出过多,引起低钠血症。

2)非肾性丢失:因呕吐、腹泻等造成消化液大量丢失,可使血钠降低,因胸膜炎、腹膜炎等而形成大量胸腹腔积液,也可使钠大量丢失。另外,在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时均能导致钠和水的丢失。如果机体对水分摄入过多,则会引起高容量性低钠血症,ADH分泌异常也可导致血钠降低。

影响因素

苯扎氯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可影响血清钠的检测。

方法学

临床常用的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