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生化 > 代谢终极产物及其他实验

血氨(blood ammonia,BA)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体内各组织各种氨基酸分解代谢产生的氨以及由肠管吸收进来的氨进入血液,形成血氨。

参考范围

18-72μmol/L(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四版)。

临床意义

体内各组织各种氨基酸分解代谢产生的氨以及由肠管吸收进来的氨进入血液,形成血氨。包括内源性氨和外源性氨,内源性氨来自氨基酸脱氨基作用,外源性氨来自肠道细菌对蛋白质的分解作用。肝功能衰竭时,肝合成尿素能力下降,或因门体侧支循环,肠道产氨增多直接进入体循环,使血氨增高。血氨水平异常,常反映人体内蛋白质代谢异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血氨水平会升高:

1. 内源性性血氨增高:重症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尤其是肝性脑病病例,血氨可显著增高。

2. 外源性血氨增高:食入大量高蛋白饮食,使肠道内含氮物质增高,经细菌或酶的作用产生大量氨,上消化道大出血,使血氨增高。

3. 应用强利尿剂:严重腹泻、呕吐脱水及门、腔静脉分流术后等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血氨增高。

4. 门脉高压:经肠道吸收的氨未经门脉入肝脏解毒而直接进入大循环,致使血氨增高。

5. 尿毒症:尿素排出减少,血氨因而增高。

6. 先天性高氨血症:新生儿尿素循环中酶的活力只有50%,在6 个月内到达成人水平,尿素循环中先天性酶的缺乏形成尿素合成抑制障碍,血氨增高。

7. 脑病:氨具有神经毒性,90% 的肝性脑病患者有血浆氨的升高。

影响因素

样本应低温保存,避免溶血,尽快离心检测。血清样本不应用于氨的测定,因为在血凝过程中产生氨。高浓度的葡萄糖也可导致氨浓度降低。

方法学

采用酶法或干化学法检测。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