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尿蛋白电泳是利用电泳技术对尿蛋白进行分离,将其按分子量大小顺序分为低分子蛋白、中分子蛋白、高分子蛋白及混合性蛋白四种不同组分的试验。此项检查,可以大致推断尿蛋白的来源(是溢出性蛋白尿还是组织破坏性蛋白尿),并可了解肾脏程度的情况。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是一种电泳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去垢剂SDS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使蛋白质均带有大量负电荷,与之相比,蛋白质所带电荷量可忽略不计,因此蛋白质在SDS凝胶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和距离完全取决于相对分子质量(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而不受其所带电荷的影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将位于凝胶的不同区段而得到分离。
阴性。
肾脏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仅可使小分子蛋白(所谓小分子,即分子量约10kD~70kD)通过,随后通过肾小管而进入尿液;肾小管则对来自肾小球的小分子蛋白重吸收。
当肾小球疾病较轻,滤过膜“漏洞”较小时,尿中以中分子量的蛋白为主,而大分子量蛋白排出很少,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当肾小球病变明显,滤过膜“漏洞”较大时,尿中不仅有大量的白蛋白,而且有很多大分子量蛋白(如球蛋白)。
1.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见于以肾小管损害为主的疾病,如急性肾盂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慢性间质性肾炎早期、重金属及药物引起肾损害等。
2.中及高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见于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如各类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以白蛋白、转铁蛋白为中分子量蛋白代表,免疫球蛋白为高分子量蛋白代表。
3.混合性蛋白尿:见于整个肾单位受损的病理情况,如慢性肾炎晚期、严重间质性肾炎累及肾小球,以及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肾衰竭等。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