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无菌部位培养阴性。
病原特点:肠球菌属广泛分布于各种环境,从土壤、食品、水、植物和哺乳动物、鸟、昆虫等动物体内均可分离到。在人和动物体内,它们主要栖居在胃肠道,也可在其它部位,如口腔和女性泌尿生殖道。肠球菌属细菌为革兰阳性球菌,需氧或兼性厌氧,圆形或椭圆形,呈单个、成双或短链状排列,一般无芽胞、无荚膜。本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在基础培养基加5%动物血有助于肠球菌生长。在普通琼脂及麦康凯琼脂上肠球菌形成小菌落,在血琼脂上形成较链球菌稍大的菌落,灰白色、光滑、较湿润、易乳化。最适生长温度35—37℃,最适pH为4.7—7.6。不同的菌株表现为α、β或γ溶血不同的溶血现象,生化特征是能耐受高盐和胆汁培养基,并对许多抗菌药物表现为固有耐药。在液体培养基中肠球菌呈均匀浑浊生长,且易形成长链。临床分离的肠球菌中以粪肠球菌占优势,约80%-90%,其次是屎肠球菌,约占5%-15%,但近年监测结果显示,屎肠球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鹑鸡肠球菌,铅黄肠球菌、坚忍肠球菌、鸟肠球菌等分离较少。
致病性:肠球菌只有在宿主组织定植,耐受机体非特异及免疫防御机制,并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后才能导致感染。致病机制包括肠球菌产生的粘附素,可吸附至肠道、尿路上皮细胞及心脏细胞;肠球菌产生的一种聚集素(AS),可增强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粘附;粪肠球菌产生的多形核白细胞趋化因子可介导与肠球菌感染有关的炎症反应;肠球菌亦可产生一种质粒编码的、可增加感染严重程度的溶血素;肠球菌能诱发血小板聚集及细胞因子依赖纤维蛋白的产生,这可能与肠球菌心内膜炎的发病机制有关。
临床表现:肠球菌是人类机体的共生菌,作为机会致病菌,许多感染被认为是由于肠球菌从胃肠道定居部位迁移所导致。尿路感染是肠球菌所致感染中最为常见的,其发生多与留置导尿管、其他器械操作和尿路结构异常有关。一般表现为膀胱炎、肾盂肾炎,少数表现为肾周围脓肿等;其次表现为腹腔,盆腔感染的肠球菌感染;肠球菌败血症通常起源于泌尿生殖道感染、腹腔与盆腔的化脓性感染、胆道感染和血管内导管感染等原发感染灶;肠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病情严重但临床不常见;肠球菌引起的脑膜炎罕见。肠球菌的致病性受宿主的年龄、饮食、生理变化、基础疾病和以前的抗微生物治疗等因素影响,具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或其它由于长期住院、应用植入性装置、肿瘤、中性粒细胞减少、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而使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是肠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虽然可从痰和其它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肠球菌,但它并不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也很少引起蜂窝织炎等皮肤软组织感染。
药物敏感性: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是肠球菌的特点,其耐药性包括固有耐药、获得性耐药及耐受性等。肠球菌的固有耐药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获得性耐药包括对氯霉素、四环素、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糖肽类以及喹诺酮类等抗生素。肠球菌对青霉素敏感性较差,对头孢菌素类耐药。肠球菌属对头孢菌素、克林霉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可显示体外活性,但临床上无效;对于β-内酰胺酶阴性的肠球菌,青霉素或氨苄西林敏感可以预测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氨苄西林敏感的粪肠球菌能预测亚胺培南敏感。β-内酰胺酶阳性的肠球菌罕见,预测对青霉素、酰胺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实验室常规监测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和链霉素)高水平耐药,意义在于预测氨苄西林、青霉素或万古霉素与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协同作用。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i, VRE)是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VanA型菌株表现为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高水平诱导性耐药,VanB型菌株表现为仅对万古霉素有不同水平的诱导性耐药,VanA和VanB较多出现于屎肠球菌,其次是粪肠球菌中。
肠球菌检测的影响因素包括样本采集、运送及细菌的及时接种培养,常规方法采集血、尿、创口分泌物、脓液、脑脊液和其他拭子。肠球菌对环境变化和不利条件有抵抗力,容易存活,但标本最好于2小时内接种;肠球菌是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本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基础培养基加5%动物血可支持肠球菌生长。血液、骨髓标本须先行肉汤增菌,随后在血平板上分离培养,可提高检出率。
肠球菌可用无菌体液离心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如为革兰阳性卵圆形球菌,成短链排列,可初步报告为“找到革兰阳性卵圆形球菌,成短链排列,疑为肠球菌属”。进一步根据不同标本类型接种不同培养基。培养最佳环境为:5%-10%CO2,35℃培养18h-24h观察有无菌落生长。肠球菌常规鉴定方法包括生化试验(依据甘露醇、山梨醇、山梨糖产酸及精氨酸脱氨基四个关键性的生化生理实验,可将肠球菌进行区分,最多见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可分解甘露醇和水解精氨酸)、半自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和MALDI-TOF MS鉴定系统。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