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无菌部位李斯特菌培养阴性。
病原特点:产单核李斯特菌为革兰阳性菌,兼性厌氧,无芽孢,无分支,呈形态规则的短杆状,0-50℃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4℃下生长缓慢。主要存在于环境中以腐生方式栖生。
致病性:由于分布广泛,产单核李斯特菌有大量机会进入人类食品生产环节,导致新鲜的和加工的家禽产品、肉、水果、生牛奶、奶酪等食品污染。机体摄入产单核李斯特菌后,产单核李斯特菌可通过逃逸宿主细胞液泡,侵入宿主内脏上皮细胞,并在胞质内增殖,使细菌聚集,造成侵袭性感染。
临床表现:在成年人中,产单核李斯特菌主要引起原发性脓毒血症,脑膜炎和脑炎;在妊娠妇女中,产单核李斯特菌经常会引起轻微自限性流感样病症,短暂的菌血症可以造成胎盘炎或羊膜炎。产单核李斯特菌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流产、死胎,或者早产。李斯特菌胃肠炎的病例都与食源性暴发流行有关。
药物敏感性:最有效的抗菌药物为氨基青霉素,通常氨基糖苷类药物和氨基青霉素联合用药效果更佳。甲氧苄定-磺胺甲噁唑推荐用于治疗青霉素过敏的患者,莫西沙星也可以作为一个有价值的替代药物。产单核李斯特菌对头孢菌素、磷霉素和呋西地酸具有天然耐药性;产单核李斯特菌对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具有多重耐药性。
用于培养产单核李斯特菌的临床标本应尽快处理,无不能及时接种,为避免在存储过程中的菌群污染,应将标本储存在4℃条件下24-48h。
(1)直接镜检:革兰染色,产单核李斯特菌橄榄阳性,可排成“V”形或栅栏状。
(2)培养及生化检测:本菌的触酶阳性,七叶苷阳性,发酵葡萄糖、菌藻糖、水杨苷产酸。
(3)血清学分型:免疫印迹技术用于产单核李斯特菌的血清学检测。
(4)商品化试剂检测:VITEK2鉴定系统,RapID CB Plus鉴定系统、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5)分子生物学检测:PCR方法、肽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