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病原 > 细菌 > 革兰阴性杆菌

耶尔森菌属(Yersinia)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耶尔森菌属属于肠杆菌科,包括鼠疫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与假结核耶尔森菌等十余个菌种,这是一类革兰阴性小杆菌。鼠疫耶尔森、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假结核耶尔森菌是人类重要病原菌,临床上以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最为多见。

耶尔森菌属细菌为两头钝圆,两级浓染的卵圆形短小杆菌。革兰染色阴性,有荚膜,无鞭毛,无芽胞。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27-30摄氏度,pH为6.9-7.2。

参考范围

无菌部位细菌培养阴性。

临床意义

致病性:鼠疫耶尔森菌毒力很强,少数几个细菌即可使人致病。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鼠毒素可阻断动物肾上腺能神经,引起全身外周血管及淋巴管内皮细胞损伤,出现炎症、坏死、出血,导致血液浓缩和致死性休克,以及肝、肾、心肌纤维损害等。1微克鼠毒素即可致鼠死亡。对人的损伤机制尚不清楚。F1抗原、V/W抗原,外膜蛋白以及内毒素、扩散因子、RNA酶等与致病性有密切关系,表现为在37℃宿主体内的抵抗吞噬细胞吞噬和细胞杀菌作用,引起细胞变性、坏死等细胞毒性等。

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小肠结肠炎和败血症等类型为主,病人、健康带菌者以及患病和带菌的家畜携带的病原体,主要是通过污染的饮水和食品经消化道传播。

鼠疫耶尔森菌导致的鼠疫临床上常见的有腺型、败血症型和肺型三种类型。

①腺型鼠疫:最常见,多发生于流行初期。病菌通过疫蚤叮咬的伤口进入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在细胞内繁殖,并沿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引起出血坏死性淋巴结炎。多见于腹股沟淋巴结。②败血症型鼠疫:可原发或继发。前者常因机体抵抗力弱,病原菌毒力强,侵入体内菌量多所致;后者多继发于腺型鼠疫,病菌侵入血流所致。此型病情凶险,若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小时至2~3天发生休克而死亡。③肺鼠疫:由于吸入带菌尘埃飞沫可直接造成肺部感染(原发型),或由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继发而致。患者高热,咳嗽,痰中带血及大量病菌,可在2~3天内死于休克、心力衰竭等。死者皮肤常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称。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是急性胃肠炎型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为人畜共患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呕吐、关节炎、败血症等。耶尔森氏菌病典型症状常为胃肠炎症状、发热、亦可引起阑尾炎。有的引起反应性关节炎,另一个并发症是败血症,即血液系统感染,死亡率较高。

药物敏感性: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对鼠疫耶尔森菌均有效。

腺鼠疫可选用链霉素,加用四环素。肺鼠疫,败血型鼠疫宜联合用药。庆大霉素可替代链霉素。对于肾功能损害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的病人,可用氯霉素。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多粘菌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呋喃唑酮和喹诺酮类等均敏感。

影响因素

因耶尔森菌传染性强,采集标本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根据病型采取淋巴结穿刺液、肿胀部位组织液、脓汁,血液和痰等。人和动物尸体可取肝、脾、肺、病变淋巴结以及心血等。陈旧尸体取骨髓。将采集标本送至有严密防护措施的专门实验室进行检查。

方法学

直接涂片镜检:除血液标本外,一般均需涂片或印片,干燥后用甲醇固定,革兰染色或吕氏美兰染色,镜检。在不同材料中,菌体大小、形态有很大差异,除典型形态外,往往可见菌体呈多形态性。

分离培养与鉴定:血液标本需先经培养瓶进行增菌培养。分离培养一般选用血琼脂平板,28℃24小时后,可见较小的露滴状菌落,继续培养则菌落增大至1mm~2mm,中央厚而致密,周边逐渐变薄。取可疑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噬菌体裂解试验,血清凝集试验,特异荧光抗体染色等作出鉴定。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