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嗜血杆菌属隶属于巴斯德菌科。该属细菌共有17个种,其中与临床有关的有9个种: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溶血嗜血杆菌、副溶血嗜血杆菌、杜克嗜血杆菌、埃及嗜血杆菌、嗜沫嗜血杆菌、副嗜沫嗜血杆菌、迟缓嗜血杆菌。嗜血杆菌革兰阴性,不运动,兼性厌氧。几乎所有的种需要血的生长因子,特别是X因子或 V因子,或两种都需要。即使提供生长因子也需要复杂的培养基才能良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5~37℃,是人和动物黏膜上的专性寄生菌。
参考范围:嗜血杆菌培养阴性。
致病性:流感嗜血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为荚膜、菌毛、内毒素和IgA蛋白酶等。荚膜是本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具有抗吞噬作用;菌毛具有黏附和定植于细胞的作用;本菌内毒素致病作用尚不清楚;IgA蛋白酶能水解sIgA,可降低黏膜局部免疫力。机体对流感嗜血杆菌以体液免疫为主。
临床表现: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疾病包括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原发性感染(外源性)多为有荚膜b型菌株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鼻咽炎、咽喉会厌炎、化脓性关节炎、心包炎等,严重的引起菌血症,以小儿多见。继发性感染(内源性)多由呼吸道寄居的无荚膜菌株引起。常继发于流感、麻疹、百日咳、结核病等,临床表现有慢性支气管炎、鼻窦炎、中耳炎等,以成人多见。
副流感嗜血杆菌寄居于正常人的上呼吸道,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偶尔引起心内膜炎等;嗜沫嗜血杆菌为口腔和牙龈间的正常菌群,偶尔引起心内膜炎、脑脓肿和败血症等;副溶血嗜沫嗜血杆菌偶尔引起亚急性心内膜炎等;溶血嗜血杆菌为鼻咽部的正常菌群,偶尔引起亚急性心内膜炎等;杜克嗜血杆菌为是人类溃疡性性病-软下疳杆菌的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如果检测出β内酰胺酶提示对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耐药;如果β内酰胺酶阴性,但对于氨苄西林耐药,则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克洛、头孢他啶均为耐药。从脑脊液中分离的嗜血杆菌只常规检测和报告氨苄西林、一种三代头孢菌素、氯霉素和美罗培南。
此种细菌对培养的营养需要较为严格且往往寄生在上气道内,因此培养常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因嗜血杆菌不耐干燥、不易存活,标本宜保持湿润,及时送检。
有菌标本直接接种于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置于5%-10%二氧化碳环境下培养。无菌部位标本经过纯培养后也应接种于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置于5%-10%二氧化碳环境下培养。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