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病原 > 细菌 > 革兰阴性杆菌

弗朗西斯菌属(Francisella)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弗朗西斯菌属有土拉弗朗西斯菌和新凶手弗朗西斯菌2个种,本菌为革兰阴性菌小杆菌,无芽孢、无鞭毛、在动物组织内可形成荚膜。菌体大小(0.3-0.5)μm×0.2μm,常呈多形性,有球状、杆状、长丝状等,分散存在。

本菌为专性需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常用卵黄培养基和胱氨酸血琼脂培养基(含兔血、胱氨酸及半胱氨酸)。最适温度为35℃,在20℃以下停止生长。在卵黄培养基上培养24-48h后,形成光滑、有光泽、颜色与培养基几乎相同的菌落。在胱氨酸琼脂上,有毒菌落为光滑型、白色,菌落周围有绿色带;无毒株菌落为粗糙型、青绿色。

参考范围

细菌培养阴性,凝集实验阴性。

临床意义

致病性:本菌的致病物质为荚膜和内毒素。该菌侵袭力强,能穿透完整的皮肤和黏膜,并在脏器中繁殖,扩散到血液。菌体多糖抗原可引起Ⅰ型超敏反应,菌体蛋白抗原可引起Ⅳ型超敏反应。

临床表现:临床发病常以一些非特异的症状突然发作,如发热、寒战、局部头痛、关节疼痛,还可出现休克等。由于感染途径不同,有多种临床类型,如溃疡腺型(局部皮肤溃疡伴随局部淋巴结炎)、胃肠炎、肺炎、伤寒样型等。

药物敏感性:标准的抗生素敏感性试验不能用于土拉弗朗西斯菌,临床上一般不做常规耐药性检测。本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对青霉素耐药。临床治疗首选链霉素或庆大霉素。

影响因素

采集患者血液、淋巴结穿刺物、组织穿刺液、痰液、胃肠道冲洗液等标本。本菌为需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常用培养基为卵黄培养基或胱氨酸血琼脂培养基。本菌具有Vi和O抗原,免疫原性和毒力等与Vi抗原密切相关,与布鲁菌、鼠疫耶尔森菌有部分共同抗原,可产生血清学交叉反应。该菌分离培养比较困难,血清学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

方法学

分离培养:本菌需接种于卵黄培养基上培养24-48h,或置于胱氨酸琼脂上来观察菌落状态。

血清学诊断:最常用的是以弗朗西斯菌抗原致敏的红细胞做间接凝集实验。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