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曲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种类繁多,可达800余种,主要有烟曲霉、黄曲霉、构潮曲霉、黑曲霉及土曲霉5种,其中烟曲霉感染最常见。
曲霉菌病(sapergillosis)是由曲霉菌属(Aspergillus)真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包括侵袭性感染和变态反应综合征,最常见烟曲霉菌、黄曲霉菌、黑曲霉菌及土曲霉菌引起的过敏,呼吸道或肺部浸润,皮肤感染,或肺外传播的曲霉菌病。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近年来证明一些曲霉菌可致癌。
曲霉菌丝为分枝状多细胞型有隔菌丝,菌在SDA培养基上发育良好,在室温或37~45℃均能生长。菌落开始为白色、柔软有光泽,逐渐形成绒毛状、粉末状或絮状丝状菌落。由于产生分生孢子而形成该菌固有的颜色。
直接镜检曲霉菌阴性;分离培养阴性。
致病性:曲霉菌致病性与其分泌的致病因子有关,如烟曲霉素、粘帚霉毒素以及内毒素等,可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或破坏局部组织促进真菌繁殖;还可产生多种胞外酶包括核酶、磷酸酶、肽酶和蛋白酶,可以降解大分子物质,这些致病因子主要通过扰乱黏膜防御功能,抑制吞噬细胞功能、降低调理作用、促进曲霉与组织黏附发挥作用。
临床表现:曲霉菌能侵犯机体许多部位,统称为曲霉菌病,可为侵袭性、慢性、腐生性以及过敏性,甚至还可引起急性中毒或有致癌作用。侵袭性曲霉菌病最常涉及的部位是肺脏,可表现为发热、胸痛、气短、咳嗽;侵犯其他脏器引起相应的曲霉菌病,长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药物敏感性:曲霉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多稀类药物两性霉素B、以及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及米卡芬净对曲霉菌的敏感性较好,但需注意曲霉菌耐药的上升,需密切监测。
注意直接涂片镜检时滴加乳酚棉蓝等便于观察;由于区分分离自患者的曲霉是定植(甚至是污染菌)还是感染的不确定性,采用恰当的临床标本采集方法尤为重要。最直接的是从肺活检组织中以及其他正常无菌部位培养出曲霉,和(或)在组织病理检查中发现菌丝。
直接镜检到分隔菌丝及圆形、暗绿色孢子或菊花样霉菌结构;分离培养与鉴定观察真菌生长速度、菌落颜色、表面质地等特征;血清学检查检测抗体;G试验和GM试验检查抗原;采用核酸探针技术或聚合酶链反应(PCR)等直接检查曲霉基因,具有敏感、快速、特异、简便等优点。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