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病原 > 真菌 > 深部感染真菌

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肺孢子菌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多种哺乳动物肺内,常见的有感染小鼠的卡氏肺孢子菌(P.carinii)和导致人类肺孢子菌病的伊氏肺孢子菌(P.jirovecii)。该菌曾被称为肺孢子虫,近年发现肺孢子菌的超微结构以及基因和编码的蛋白均与真菌相似,故将其归属于真菌。

肺孢子菌为单细胞型,兼具原虫及酵母菌的特点。肺孢子菌整个生活史主要有三种形态即包囊、滋养体和包囊前期。滋养体包括小滋养体和大滋养体,而后成为包囊前期;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内容物不着色,包壁厚处染色深呈小的点状或括号状,代表子孢子芽生的地方,是重要的确诊依据。

参考范围

涂片镜检卡氏肺胞菌阴性;卡氏肺胞菌的抗原阴性;免疫学方法检测卡氏肺胞菌的抗体阴性;PCR方法检测卡氏肺孢子虫DNA阴性。

临床意义

致病性:肺孢子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被吸入下呼吸道的肺孢子菌,黏附寄生于人体Ⅰ型肺泡上皮细胞表面,当免疫功能低下时大量繁殖,直接导致Ⅰ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并坏死,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出现低氧血症。肺泡II型上皮细胞代偿性肥大,间质内巨噬细胞和浆细胞增生,间质纤维化,造成肺功能严重障碍。

临床表现: 肺孢子菌主要流行于育婴机构或居住拥挤环境中,主要发生于早产儿及营养不良的虚弱婴儿,起病隐匿,进展缓慢,逐渐出现气促、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散发型见于有免疫缺陷的儿童或成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通常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肺部体征不成比例,未经治疗100%死于呼吸衰竭。

药物敏感性:肺孢子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喷他脒、羟乙基磺酸烷脒、阿托伐醌敏感;对两性霉素B、三唑类或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不敏感;氨苯砜加甲氧苄啶(TMP)、二氟甲基乌氨酸或克林霉素加伯氨喹可为备选方案;需注意肺孢子菌对磺胺类药物、阿托伐醌等的耐药。

影响因素

伊氏肺孢子菌无法进行培养,有效标本镜检很重要,包括诱导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气管吸出液、开胸肺活检取出的标本等,艾滋病患者诱导痰标本中PCP的阳性率高达80%。

方法学

该菌可从痰或支气管灌洗液中经革兰或美蓝染色发现肺孢子菌的包囊和滋养体是诊断的金标准;可用ELISA、免疫荧光技术、补体结合试验等检查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进行辅助诊断;PCR检测痰液、BALF、肺组织活检标本以及血清/全血标本内的肺孢子菌,显示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