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毛霉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为条件致病菌,以孢囊孢子和接合孢子繁殖。菌丝无隔、多核、分枝状,在基物内外能广泛蔓延,无假根或匍匐菌丝,不产生定形菌落。
显微镜检查阴性;分离培养毛霉菌阴性。
致病性:毛霉属系人类条件致病菌,丝生毛霉菌可侵犯血管壁及血管腔,引起炎症及血栓。孢子可由呼吸进入人的肺和鼻窦引起发病,亦可吞入引起胃肠道感染。本病常继发于严重的糖尿病(如糖尿病酸中毒)、恶性淋巴瘤、酒精中毒、肝脏病或严重贫血患者,亦可由长期大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所致。
临床表现:毛霉菌所致的毛霉菌病,可感染鼻、脑、肺、皮肤和胃肠等引起相应的感染临床表现,肺毛霉病出现类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鼻脑毛霉病为由鼻旁窦然后波及眼眶、面部、腭和(或)大脑的感染,是一种急性、进展快速而凶险的感染,表现为面部疼痛、头痛、发热、嗜睡等;新生儿毛霉病可由脐部创伤而致肝坏死,病死率极高。
药物敏感性:毛霉菌对两性霉素B多敏感;唑类药物泊沙康唑敏感但伏立康唑活性差;棘白菌素在体外无活性。
毛霉菌对环境温度及湿度比较敏感容易被破坏,运输容器应无菌,加入几滴生理盐水保湿,同时标本不应冷藏,应在采集后2h以内送到实验室,迅速进行处理。在无菌条件下从深部病变和无菌部位迅速采集足量的标本,增加毛霉菌的检出率。由于空气中常有毛霉孢子,培养时常有污染。
直接镜检:对组织、体液或渗出液等标本用湿片法直接涂片,或滴加氯唑黑后直接检查,见到宽大无分隔的菌丝有意义;分离培养通常用含有抑制细菌生长抗生素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不应该使用含有放线菌酮的平板;分子生物学检查用于毛霉菌种的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已应用于毛霉菌的快速鉴定。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