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登革病毒培养阴性;抗登革病毒抗体IgM,IgG阴性;PCR检测登革病毒RNA阴性。
病原特点:登革病毒(dengue virus)属黄病毒科的黄病毒属,是登革热(dengue fever,DF)和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DHF)的病原体。登革病毒形态、结构和基因组特征与乙脑病毒相似,具有双层包膜。根据抗原性不同分为1、2、3和4等四个血清型,各型病毒间抗原有交叉。
致病性: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毒血症。然后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复制,再次释放入血,形成第二次毒血症。登革病毒与机体产生的抗登革病毒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病毒可抑制骨髓,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
临床表现:登革病毒感染可引起隐性感染、普通型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engue shock syndrome,DHF/ DSS)。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伴头痛,眼球后痛、肌肉和关节酸痛、淋巴结肿胀,25%~50%病例有出血现象;严重者病情迅速发展,可表现为脑膜脑炎,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谵妄、狂躁、昏迷、抽搐、大量出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缩小等,也可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病死率高。
药物敏感性:尚无敏感的抗病毒药物。
用于病毒分离的标本可选择病人或可疑感染者的血清、死亡患者的肝和脾等标本;用于实验室检测的人体标本包括急性感染者的血清、全血和(或)脑脊液(CSF),在临床症状或发热出现后的最初48h内,大多数虫媒病毒都能在患者的血清样本中检测到。
标本接种白纹伊蚊C6/36细胞或者乳鼠脑内接种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采用ELISA法或免疫层析法;病毒核酸检测用于早期快速诊断,敏感性高于病毒分离。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