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汉坦病毒培养阴性;抗汉坦病毒抗体IgM,IgG阴性;PCR检测汉坦病毒RNA阴性。
汉坦病毒是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分类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根据抗原性及基因结构特征的不同,汉坦病毒属至少可分为六个种:即汉坦病毒、多布拉伐—贝尔格莱德病毒、汉城病毒、普马拉病毒、辛诺柏病毒、希望山病毒。其中汉坦病毒、多布拉伐—贝尔格莱德病毒、汉城病毒和普马拉病毒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病原,辛诺柏病毒为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HPS)的病原。
致病性:①病毒的直接损伤:汉坦病毒具有泛嗜性,可感染体内的多种组织细胞,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病变、血管通透性增加;感染的单核细胞可携带病毒向其他组织扩散。②免疫病理损伤:汉坦病毒诱导的机体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既参与机体对病毒的清除,又可介导对机体的免疫损伤。
临床表现:临床上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出血热表现为以肾病综合征、弥散性毛细血管出血为特征的急性多发性感染。典型病例具有三大症状,即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典型临床经过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HPS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非心源性肺水肿和急性呼吸衰竭。
药物敏感性:无敏感的抗病毒药物,有报道a-1b型基因工程干扰素、利巴韦林早期应用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可阻止病情的发展或阻断病理损伤。
感染早期采集的血液、血清、尿液和脑脊液中分离到感染性的汉坦病毒的阳性率高。血液、血凝块、组织和其他用于RNA提取或病毒分离的样本,应在低于-70℃保存,尽量减少反复冻融次数,低温运输,以保护病毒RNA的完整性和病毒的感染性。
汉坦病毒的培养分离可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E6)、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大鼠肺原代细胞及地鼠肾原代细胞等;免疫捕获ELISA检测汉坦病毒IgM和IgG抗体;注意防止发生实验室感染。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