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病原特性:巨细胞病毒(CMV)属于疱疹病毒科,人巨细胞病毒(HCMV)属B疱疹病毒亚科。HCMV是人类疱疹病毒组中最大的一种病毒,呈球形,形态结构与单纯疱疹病毒(HSV)相似,病毒颗粒直径约180~250nm。内核为线状双股DNA组成,其包膜蛋白具有Fc受体的功能。
巨细胞病毒培养阴性;巨细胞病毒抗体阴性、巨细胞核酸检测阴性。
致病性:HCMV主要是通过与细胞膜融合或经吞饮作用进入细胞,并可能借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散播,在各种体液中发现。在免疫受损、缺陷等情况下可活化并复制,引起间质炎症或灶性坏死等病变,脑内可有坏死性肉芽肿及广泛钙化。在无症状者中,也常见Th/Ts细胞比例倒置、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从宫颈癌、前列腺癌、成纤维细胞癌等组织中发现HCMV序列和相应抗原成分,可能HCMV与致癌有关。
临床表现:①先天性感染:孕期3个月内感染,病毒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原发感染,出现死胎或先天性疾病。有肝脾肿大、黄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及神经系统损伤。②围生期感染:分娩时新生儿可经产道、母乳或护理人员(排除病毒者)感染HCMV。③儿童和成人原发感染:通常呈隐性感染,少数出现临床症状,表现为巨细胞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出现疲劳、肌痛、发热、肝功能异常和单核细胞增多等症状。④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器官移植、艾滋病、白血病和淋巴瘤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中,HCMV原发感染或潜伏病毒的激活均可引起严重疾病,如HCMV肺炎、肝炎和脑膜炎等。
药物敏感性:①更昔洛韦是目前抗HCMV的首选药物。②膦甲酸钠常用于不能耐受更昔洛韦或用更昔洛韦治疗无效的HCMV病患者的治疗。③缬更昔洛韦:为更昔洛韦的前体,口服后迅速转化为更昔洛韦。④阿昔洛韦:是一种抑制疱疹病毒的广谱抗病毒药物。
由于HCMV在尿液中排泄是间歇性的,应通过检测多个标本来增加发现病毒的阳性率。对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应保存在4℃的冰箱或冰水浴中,不能放置-20℃保存。HCMV对脂溶剂敏感,热(56℃30分钟)、酸、紫外线照射均可灭活病毒。毒种保存条件要求高,4℃只能保存数日,-190℃和真空冷冻干燥可长期保存。
人类成纤维细胞最适于HCMV的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检测HCMV特异性IgG和IgM最常用的方法;PCR技术对HCMV病毒核酸的检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因为体液中病毒DNA先于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或血清学证据的出现,可作为HCMV感染的早期指标。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