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病原特性:沙眼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在进入细胞前为具有感染性的小的致密的原体,吉姆萨染色呈红色;进入宿主细胞后逐渐增大繁殖成为始体,吉姆萨染色为深蓝色,无感染性,当成熟后又成为原体。
沙眼衣原体培养阴性、沙眼衣原体抗原阴性、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阴性。
致病性:沙眼衣原体易侵入柱状上皮细胞,除沙眼衣原体本身引起病变外,机体免疫病理反应(包括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也发挥重要作用,衣原体膜上的脂多糖可诱发机体免疫反应,但同时病原体可寄生于细胞内而逃避免疫应答,造成病原体持续感染及繁殖,导致机体反复持续感染。
临床表现:沙眼衣原体A、B、Ba和C血清型主要引起沙眼;其生物型B、Ba和生殖生物型D~K血清型致包涵体性结膜炎;生殖生物型D~K血清型引起经性接触传播的泌尿生殖系疾病和婴幼儿肺炎;LGV生物型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
药物敏感性:多种抗菌药物对沙眼衣原体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如四环素族(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螺旋霉素),此外利福平、氟喹诺酮类类均敏感。
标本采集:必须从上皮部位用力拭刮,脓性分泌物不适用于衣原体检查,应先清除后再采样。用于细胞培养分离的棉拭或刮取物和小组织块标本,应采集于,主要选择氨基糖苷类和杀霉菌剂的特殊的运送培养基以防污染。
所有沙眼衣原体均可采用McCoy细胞或HeLa229细胞培养分离病原体;抗原检测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测核酸技术。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