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病原特性: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原体呈球形或卵圆形,网状体呈球形或不规则形态。鹦鹉热衣原体至少可以分为8个血清型,分别为A、B、C、D、E、F、WC和M56型。每个血清型感染均表现出一定的宿主特异性。
鹦鹉热衣原体培养阴性、鹦鹉热衣原体抗体检测阴性、鹦鹉热衣原体核酸检测阴性。
致病性:病原体吸入后首先在呼吸道局部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繁殖,之后经血液循环播散到肺及其他器官,同时能产生内毒素,抑制宿主细胞代谢,直接破坏宿主细胞;T淋巴细胞与感染细胞的相互作用也导致免疫病理损伤。
临床表现:鹦鹉热病表现多样,非特异性,可表现为多种综合征。初起以发热、头痛、不适、寒战最为常见。典型阶段即特异性终末器官损伤阶段,临床表现咳嗽、呼吸困难,以干咳为主,少量粘液痰。鹦鹉热肺炎多为局限性,症状多于体征。
药物敏感性:鹦鹉热衣原体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
标本采集:应以铝杆或塑料杆链接涤纶拭子头作为采集拭子,藻酸钙拭子头及木质杆会抑制衣原体生长。
鹦鹉热衣原体可直接涂片染色观察包涵体;培养用6~8日龄鸡胚卵黄囊、HeLa细胞、McCoy细胞、猴肾细胞(BSC-1)及HL细胞中均可生长;免疫学试验检测鹦鹉热衣原体特异性IgM抗体;分子生物学方法快速检测衣原体核酸。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