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病原 > 立克次体等专性细胞内细菌 > 柯克斯体属

柯克斯体属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柯克斯体属(Coxiella)归属于柯克斯体科,其下只有一个种,即贝纳柯克斯体(C. burnetii)亦称Q热柯克斯体,是Q热(query fever)的病原体,现归类于军团菌目的柯克斯体科。

贝纳柯克斯体形态为短杆状或球状,大小为(0.4~1.0)µm × (0.2~0.4)µm,在细胞空泡(吞噬溶酶体)中繁殖。革兰染色阴性,有时亦可呈阳性,常用Gimenez法染色呈鲜红色,Giemsa法染色呈紫色或蓝色。专性细胞内寄生。在鸡胚卵黄囊中生长旺盛,能在多种原代及传代细胞内繁殖。

参考范围

柯克斯体培养阴性;PCR扩增贝纳柯克斯体核酸阴性。

临床意义

致病性:Q热的致病物质是与典型细菌内毒素毒性相似的脂多糖。贝纳柯克斯体某些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在组织表面沉积,从而引起IV型变态反应是Q热发病的机制之一。

临床表现:Q热分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人类Q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4~28天,症状类似流感或原发型非典型肺炎,发病突然,高热寒战,常有剧烈头痛、肌肉疼痛和食欲减退,很少出现皮疹。部分严重患者可并发心包炎和心内膜炎以及精神与神经等症状。近年慢性发病率日益增高,病变以心内膜炎为特征。贝纳柯克斯体感染后还可引起肉芽肿性肝炎。

药物敏感性:四环素、强力霉素和氯霉素有效,氯霉素可用于不能使用四环素的小儿。

影响因素

贝纳柯克斯体实验室感染的风险性极大,易发生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因此必须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和隔离消毒制度,操作者必须带手套,工作人员应接种疫苗以及必要的药物预防。

一般在发病期间、未用抗生素之前采取外周血及其血清标本。目前早期多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ELISA。急性感染早期采集样本很重要,此时患者处于菌血症,症状发作4周内采样最佳。全血最常用于分析急性感染,尽管富含白细胞部分(白膜层)可提高敏感度。当全血不可获得时,可使用血清,但因血清缺乏感染的细胞,出现阳性结果的可能性较小。

方法学

①病原体分离:在发病早期,可取血液接种于豚鼠腹腔。

②血清学试验:抗体检测是诊断Q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目前主要使用的血清学试验是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IFA法是金标准,且最常应用。③分子生物学检测: PCR是急性和慢性Q热有效的诊断手段。由于PCR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对其结果的解释必须结合血清学等其他相关诊断试验,以及其他临床资料。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