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病原 > 螺旋体 > 密螺旋体属

密螺旋体属(Treponema)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密螺旋体属螺旋体分为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大类。致病性密螺旋体主要有苍白密螺旋体和品他密螺旋体(T.carateum)两个种。苍白密螺旋体又分为3个亚种:苍白亚种(subsp.pallidum)、地方亚种(subsp.endenicum)和极细亚种(subsp.pertenue),分别引起梅毒、非性传播梅毒(又称地方性梅毒)和雅司病。

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俗称梅毒螺旋体(TP),是人类梅毒病原体。梅毒螺旋体长6~15µm,宽约0.1~0.2µm,有8~14个致密而规则的螺旋,两端尖直,运动活泼。梅毒螺旋体基本结构由外至内分别为外膜、3~4根内鞭毛、细胞壁肽聚糖及细胞膜包绕的原生质体。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用Fontana镀银染色法染成棕褐色,常用暗视野显微镜直接观察悬滴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

参考范围

直接镜检密螺旋体阴性;密螺旋体培养阴性;血清学检测阴性;PCR检测DNA阴性。

临床意义

致病性:梅毒螺旋体有很强侵袭力,但尚未证明具有内毒素和外毒素。①荚膜样物质:为菌体表面的黏多糖和唾液酸,可阻止抗体等大分子物质与菌体结合、抑制补体急活以及补体溶菌作用、干扰单核-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从而有利于梅毒螺旋体在宿主内存活和扩散。②黏附因子:一些梅毒螺旋体外膜蛋白(如Tp0751、Tp0155、Tp0483蛋白)是黏附因子,其受体主要是靶细胞胞外基质(ECM)中的纤维连接蛋白(FN)和(或)层粘连蛋白(LN)。③透明质酸酶:能分解组织、细胞基质、血管基底膜中的透明质酸,有利于梅毒螺旋体的侵袭和播散。

临床表现:

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发生于不洁性交后约2~4周,常发生在外生殖器,少数发生在唇、咽、宫颈等处,同性恋男性常见于肛门或直肠。疳疮不经治疗,可在3~8周内自然消失,而淋巴结肿大持续较久。

二期梅毒:在感染后7~10周,可有低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等,也可伴肝脾肿大及全身淋巴结肿大。①梅毒疹:皮疹通常缺乏特异性,可为红斑、丘疹、斑丘疹、斑块、结节、脓疱或溃疡等,大多数泛发,不痒或轻微瘙痒。②复发性梅毒疹:原发性梅毒疹自行消退后,约20%的二期梅毒患者将于1年内复发,二期梅毒的任何症状均可重新出现,以环状丘疹最为多见。③黏膜损害:约50%的患者出现黏膜损害,发生在唇、口腔、扁桃体及喉,表现为黏膜斑或黏膜炎,并伴有渗出或灰白膜,黏膜红肿。④梅毒性脱发:约占患者的10%。多为稀疏性,边界不清,如虫蚀样,少数为弥漫样。⑤骨关节损害:骨膜炎、骨炎、骨髓炎及关节炎,伴有局部疼痛。⑥眼梅毒:主要表现为梅毒性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网膜炎等,常为双侧。⑦神经梅毒:多无明显症状,但脑脊液异常,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可有脑膜炎症状。⑧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三期梅毒:1/3的显性梅毒螺旋体感染发生三期梅毒,其中晚期梅毒15%为良性,15%~20%为恶性。主要临床表现为①皮肤黏膜损害:树胶样肿常发生在下肢,表现为溃疡形成,萎缩样瘢痕;发生在上额部时,常引起组织坏死、穿孔;发生于鼻中隔则骨质破坏,形成马鞍鼻;发生于舌部者表现为穿凿性溃疡;阴道损害常形成溃疡,进而引起膀胱阴道漏或直肠阴道漏等。②近关节结节:是梅毒性纤维瘤缓慢生长的皮下纤维结节,呈对称性分布,大小不等,表皮正常,触之质硬,无痛,不活动,不破溃,无炎症表现,可自行消退。③心血管梅毒:主要侵犯主动脉弓部位,发生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即梅毒性心脏病。④神经梅毒:发生率约为10%,多发生于感染TP后10~20年。可无症状,也可发生梅毒性脑膜炎、脑血管梅毒、脑膜树胶样肿、麻痹性痴呆。

药物敏感性:青霉素,如水剂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为首选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四环素、红霉素等。目前对青霉素仍然十分敏感,但对大环类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已较普遍。

影响因素

第一期梅毒患者采取硬下疳分泌物或采取第二期患者粘膜梅毒疹的病灶渗出物或局部淋巴结抽出液进行形态学检查。以无菌操作法取下被检的组织块,并剪碎置乳钵中研磨,加入少量生理盐水,制成组织悬液,可供镜检。血清学试验则采取患者血液,分离血清送检。

脑脊液用于诊断神经梅毒,包括细胞计数、蛋白定量、VDRL、PCR检测和胶体金试验。只有脑脊液VDRL试验才是神经性梅毒的可靠诊断依据。

方法学

①病原体检查:最适标本时硬下疳渗出液,其次是梅毒疹渗出液或局部淋巴结抽出液,可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活动的梅毒螺旋体,也可用直接免疫荧光或ELISA法检查。组织切片标本可用镀银染色法染色后镜检。

②血清学试验:有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两类。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包括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梅毒螺旋体Ⅰ,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抗体微量血凝试验(MHA-TP)等。特异性高,主要用于诊断。梅毒螺旋体制动(TPI)试验用于检测血清标本中是否存在能抑制梅毒螺旋体活动的特异性抗体,现已少用。此外近年来报道用单一或多种重组TpN蛋白为抗原建立的ELISA或梅毒螺旋体IgG抗体捕获ELISA、免疫印迹法等,也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③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 婴儿梅毒螺旋体-IgM阳性则表示已被感染。

④分子生物学检测:常用荧光定量PCR扩增梅毒螺旋体TpN47、polA等基因特异性片段。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