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病原 > 寄生虫 > 原虫

阿米巴原虫(Amoeba)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肠道阿米巴原虫,种类虽多,其中溶组织内阿米巴可引起阿米巴痢疾和肝脓肿;耐格里属和棘阿米巴属主要引起脑膜脑炎、角膜炎、口腔感染和皮肤损伤等。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分滋养体和包囊两期,包囊在肠腔内形成,由粪便排出具有传染性;大滋养体一般不致病;小滋养体凭借伪足的机械运动和酶的作用侵入肠壁组织,吞噬红细胞,活动力增强,是致病型。滋养体抵抗力甚弱,在室温下数小时内死亡,对酸敏感;包囊抵抗外界能力很强,在大便中能存活2周以上,但对热和干燥较敏感。传染源为无症状带包囊者、慢性病人和恢复期病人,通过包囊污染饮水、食物等传播。

参考范围

镜下阿米巴滋养体阴性;溶组织阿米巴抗体阴性;PCR检测粪便中阿米巴原虫DNA阴性。

临床意义

致病性:包囊被吞食后进入小肠下段,滋养体脱囊逸出,侵入回盲部及结肠等部位的肠粘膜,造成溃疡,溃疡呈烧瓶样,口小底大,酿成痢疾;并可通过血流及直接蔓延继发肝、肺、脑的脓肿。

临床表现:临床起病较缓,中毒症状轻,腹泻次数可多可少,粪便带有粘液及血,典型如果酱,有腥臭味,伴有腹痛、里急后重及发热, 易反复发作变成慢性,伴发症以肝脓肿为多;久病者常伴有贫血、乏力、消瘦、肝肿大及神经衰弱等。

药物敏感性:灭滴灵:对阿米巴滋养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适用于肠内、外各型阿米巴病;单纯用于带虫者效果不理想。吐根碱:对大滋养体有直接杀灭作用,能迅速控制急性痢疾症状和肠外并发症。但对小滋养体及包囊无作用,不能根治。碘剂类药物:对慢性阿米巴肠道感染较理想,但对控制急性症状不如灭滴灵,对肠道外并发症完全无效。卤化喹啉类:口服吸收差,因而肠腔浓度高,适用于慢性肠阿米巴病及排包囊者。

影响因素

检测标本:粪便标本的采集需要及时采集新鲜大便,挑选有粘液、脓血的部分及时送检,并注意保温。进行湿片直接镜检时,最好在较弱光线下检查玻片,并可加热到35℃,可以促进阿米巴运动。脓血和粘液部分易找到阿米巴滋养体,粪质部分涂片碘染色可见包囊,常见夏科雷登晶体。

方法学

从新鲜粪便标本中查到吞噬有红细胞的滋养体,或从肠壁活检组织中查到滋养体是本病确诊的可靠依据。脓血和粘液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粪质部分涂片碘染色可见包囊,常见夏科雷登晶体。免疫学检测血清中查阿米巴抗体(有侵袭病变时才有抗体形成),阳性率可达90%。PCR检测粪便中阿米巴原虫的DNA有诊断意义。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