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滴虫是一种极微小有鞭毛的原虫生物,用肉眼无法看到,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滴虫一般都是经由性行为而感染。患滴虫性阴道炎的女性很多,女性患滴虫病并不新鲜。
形态:典型者为梨形或卵圆形,大小9.7(4.5~19)μm×7(2.5~12.5) μm。细胞质均匀光润、透明,借其前端4根鞭毛摆动前进,并以波动膜波动作螺旋式运动。
生长环境:阴道毛滴虫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32~35℃,在室温(22~25℃)能存活120~154h,但在50℃4min死亡,一70℃lmin即死亡。生长最适pH为5.2~6.6,略带酸性的递质有利于虫体繁殖,但pH5.0以下或pH7.5时也会抑制或杀死虫体。
寄生部位:本虫属兼性厌氧寄生,适应寄生在相对缺氧的阴道内并能迅速繁殖,故本虫主要寄生在阴道,也可寄生在尿道、子宫、尿道旁腺和膀胱等。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则以前列腺最为常见,亦可寄生在附睾或包皮囊内。
滴虫性阴道炎病人和带虫者、男性感染者均是本病传染源。
(1)直接传播:主要通过性交传播。有性关系的双方常同时感染,患滴虫性阴道炎的妇女结婚后,其配偶泌尿生殖系统中常可发现本虫。
(2)间接传播:主要通过公共浴池、共用卫生设备、游泳池和公用游泳衣等传播。在外界环境中,阴道毛滴虫生活力较强。阴道分泌物中的虫体,在马桶坐垫中可活30~45min。在室温中的潮湿毛巾上可活5h。虫体对肥皂、甲酚皂溶液(来苏)、高锰酸钾溶液都有较强的抵抗力,因此在集体生活中若不注意预防极易相互传播。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滴虫感染亦可通过生活用具传播给子女。此外,母亲可通过产道将本虫传给新生儿。
人对本虫普遍易感,尤以性功能旺盛的青壮年妇女多见。妇女妊娠和月经后感染率及发病率均较高。居住条件差、卫生设施缺乏、个人卫生习惯不佳、营养状况低下等均可增加感染率。人感染本虫后不能形成持久免疫力,故治愈后仍可再次感染。
(3)妇女为主要感染者,儿童感染率较低,青春期后逐渐增高,30~40岁达高峰,更年期逐渐下降。感染后约20%成为无症状带虫者。男性感染率尚未确定,有报告男性非特异性尿道炎患者中20%为阴道毛滴虫感染。
悬滴法检查滴虫阴性。
致病性:
(1)虫株毒力:急性和亚急性滴虫性阴道炎分离的虫株毒力一般强于慢性病例。
(2)宿主生理状况:宿主卵巢功能减退直接影响阴道粘膜厚度,使阴道粘膜变薄脆并有小出血点;月经后阴道pH接近中性,富含血清成分有于利本虫繁殖;疲劳、感冒、肠道功能紊乱等均可以使人体抵抗力降低而引起发病。
阴道内菌群分布:糖原减少使阴道乳酸杆菌生存抑制,影响乳酸生成,阴道由酸性趋向于中性或碱性,其他细菌大量繁殖,阴道清洁度下降促使阴道毛滴虫寄生发病。
女性感染滴虫后,阴道会产生黄绿色泡沫状或米糠状有恶臭的分泌物﹙即一般所谓白带﹚,有时会有外阴瘙痒或是下腹部轻微疼痛的症状,严重会导致阴道黏膜肿胀、发红、充血,致阴道奇痒无比。
男性患者少数可能会有尿道分泌物,偶有轻微发痒、腰部疼痛等症状,但大多数感染滴虫的男性患者并没有非常明显的症状,因此男人常成为阴道滴虫之带原者。
有人认为滴虫单独存在时不能引起炎症,因其消耗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改变了阴道酸碱度,破坏了防御机制,促进继发性的细菌感染,故常在月经期前后、妊娠期或产后等阴道Ph改变时,引起炎症发作。
临床表现: 滴虫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若有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则排出物呈脓性,可有臭味,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若尿道口有感染,可有尿频、尿痛,有时可见血尿。检查时可见阴道粘膜充血,严重者有散在的出血斑点,后穹窿有多量白带,呈灰黄色、黄白色稀薄液体或为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常呈泡沫状。带虫者阴道粘膜可无异常发现。少数患者阴道内有滴虫存在而无炎症反应,称为带虫者。
主要为黄绿色泡沫白带增多与外阴搔痒。白带稀薄并有腥臭味,若合并细菌感染则呈脓状白带并伴臭味,阴道粘膜出血时常呈赤带。白带量很多,常积于后弯窿内,有时亦可溢出阴道口。瘙痒部位主要在阴道口及外阴,灼痛、性交痛亦常见。寄生在尿道和膀胱内可产生滴虫性尿道膀胱炎,病人有尿频、尿急、尿痛、间歇性血尿、尿线中断、尿潴留和尿道红肿等症状。
阴道检查可见阴道粘膜及宫颈红肿、出血、“草莓样斑点”、阴道触痛等。少数病人可有腰骶部酸痛和月经不调。
药物敏感性:滴虫敏感药物包括甲硝唑(metronidazo1e),但妊娠早期及哺乳期不宜应用。局部用药局部用药亦可收到较好效果。用1%乳酸或0.5%醋酸冲洗,改善阴道内环境,将提高治疗疗效。因滴虫阴道炎常于月经后复发,故治疗后检查滴虫阴性时,仍应每次月经后复查白带,若经3次检查均为阴性,方可称为治愈。治疗后滴虫检查阴性时,仍应于下次月经净后继续治疗一疗程,方法同前,以巩固疗效。
检验必须标本新鲜并及时检测,须注意保暖,否则滴虫活动力减低,造成辨认困难。
检查滴虫最简便的方法是悬滴法,可见其呈波状运动而移动位置,亦可见到周围白细胞等被推移,有症状的患者中阳性率可达80%~90%;阴道毛滴虫单克隆抗体诊断女性患者的阳性率和准确性均较高。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