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弓形虫也叫三尸虫,为弓形体属,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虫,引起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的为刚地弓形虫,其生活史中出现5种形态,即滋养体(速殖子,tachyzoite)、包囊(可长期存活于组织内)、缓殖子(bradyzoite)破裂后可释出、裂殖体、配子体和囊合子(oocyst),前3期为无性生殖,后2期为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常可造成全身感染,有性生殖仅在终宿主肠粘膜上皮细胞内发育造成局部感染。包囊由弓形虫慢性感染期的滋养体在脑、肌肉等组织内繁殖聚成球状体,并有一层有弹性的坚韧的囊壁形成。
涂片显微镜检查弓形虫滋养体阴性;弓形虫抗体IgM阴性;弓形虫抗原阴性。
致病性:弓形虫的卵囊被中间宿主或终宿主吞食后,在肠腔内分别释放出子孢子、缓殖子或速殖子,虫体可直接经淋巴和血液侵入到肠外组织、器官的各种有核细胞内,也可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进入细胞内繁殖。弓形虫细胞内繁殖的几天之内充满细胞,细胞结构消失,最后被破坏,弓形虫速殖子及其可溶性抗原从细胞内释出,速殖子再侵入邻近细胞,如此反复,局部组织坏死,伴有单核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分为先天性弓形虫病和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先天性弓形虫病只发生于初孕妇女,约30%~46%经胎盘血流传播给胎儿。多数婴儿出生时可无症状,其中部分于出生后数月或数年发生视网膜脉络膜炎、斜视、失明、癫痫、精神运动或智力迟钝等。妊娠早期感染弓形虫病的孕妇,如不接受治疗则可引起自然流产、死胎、早产和新生儿严重感染。胎儿受损程度与胎龄成反相关系。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可因虫体侵袭部位和机体反应性而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淋巴结肿大、脑、眼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弓形虫眼病的主要特征以视网膜脉络膜炎为多见,成人表现为视力突然下降,婴幼儿可见手抓眼症,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也有出现斜视、虹膜睫状体炎、色素膜炎等,全身性感染多见于免疫缺损者如艾滋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等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
药物敏感性:弓形虫敏感的药物包括细胞内抗菌剂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二者联合有协同作用,能抑制滋养体,但对包囊无效。螺旋霉素为妊娠期获得性弓形虫的首选药;阿齐霉素具有明显的杀灭速殖子的作用;美满霉素对弓形虫裂殖子有杀灭作用,但对包囊无效;林可霉素因为眼渗透好是治疗眼弓形虫的首选药。
采集血液标本时需要使用抗凝剂,脑脊液、眼液和羊水无需使用抗凝剂。在检测前应该在4℃运输和储存。检测抗体的血清和脑脊液标本在4℃可存储数天,冻存可以存储更长的时间,溶血似乎并未干扰抗体反应。为避免小量体积的样本蒸发,眼液应冷冻后存储或运输,脑脊液和眼液应该和血清样本在同一天进行平行检测。样本应该在-20℃或以下长期贮存。
显微镜检查:患者血液、骨髓或脑脊液沉淀的涂片用瑞特或吉姆萨染色镜检,可发现弓形虫滋养体;动物接种或组织培养最常用。检测抗体所用抗原主要有速殖子可溶性抗原(胞质抗原)和胞膜抗原;检测宿主细胞内的病原(速殖子或包囊)、在血清及体液中的代谢或裂解产物(循环抗原),是早期诊断和确诊的可靠方法;同时采用多种方法检测可起互补作用而提高检出率。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