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病原 > 寄生虫 > 绦虫

牛带绦虫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牛带绦虫俗名牛带虫,属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多节绦虫亚纲,圆叶目,带科。个体大,体长1000-1200mm,最大宽度7mm,共有1000-2000个节片。生殖孔位于节片的边缘中部。头节近方型,具4个吸盘。睾丸数约300个。卵巢由左右两瓣组成。子宫具15-30个两侧分支。卵与六钩蚴均呈球形。体呈淡黄色。为世界性分布,其成虫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幼虫寄生于黄牛、水牛、羊、鹿等动物的肌肉内。当牛食草时吞食虫卵后,卵在其十二指肠内孵化为六钧蚴虫,该幼虫穿过肠壁随血流或淋巴管,带至肌肉,两个月后发育为牛囊尾蚴。人吃未煮熟含有的牛肉而被感染。在人体内三个月左右即可变为成虫。

参考范围

粪便标本涂片镜检结果阴性;血清学方法检测牛带绦虫囊尾蚴抗体阴性;PCR核酸检测肠绦虫DNA结果阴性。

临床意义

致病性:牛带绦虫寄生在小肠内,可自空肠下至回肠,吸附在小肠黏膜上,很少产生病理变化。但当寄生虫数较多时,绦虫头节吸盘可压迫并损伤肠黏膜,局部有轻度亚急性炎症反应。当脱落的节片沿着肠壁活动,遇回盲瓣阻挡时,活动增强,引起痉挛而产生腹痛等症状。也可因虫体结团造成部分性肠梗阻。牛带绦虫无消化器官,但其体节皮层表面有许多微绒毛,具有吸收宿主营养成分的功能。当虫体大量吸取宿主肠道内营养成分,可造成患者饥饿感、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由于虫体代谢物作用,患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荨麻疹、瘙痒和哮喘等变态反应表现。

临床表现:妊娠节片多于大便时伴同粪便排出体外,而且常自动地单个或两三个节片相连从肛门爬出,在肛门周围作短时间蠕动,并滑落到会阴或大腿部,患者感到肛门瘙痒不适。几乎100%患者有此症状。胃肠道症状中以腹痛最为常见,见于约半数病例。腹痛可在上腹部、脐周或无固定位置,可为钝痛、隐痛、刺痛、咬痛或烧灼感,少数患者可有肠绞痛。此外还可有恶心(15.7%~46%)、呕吐(11%)、腹泻(10%~50%)等。食欲减退或亢进都较常见。头昏、神经过敏、失眠、癫痫样发作与晕厥等神经症状以及过敏性瘙痒症、荨麻疹、结节性痒症也在少数病人中出现。

药物敏感性:吡喹酮和氯硝柳胺都是有效的治疗药物。吡喹酮是广谱驱虫药物,对各种绦虫病疗效均好,为首选药物。氯硝柳胺即灭绦灵,抑制绦虫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苯咪唑类能抑制绦虫摄取葡萄糖,使虫体内源性糖原耗竭,导致能量不足,虫体死亡而随肠蠕动从粪便排出,如甲苯达唑、阿苯达唑。

影响因素

①为了进行虫种的鉴定,虫卵应保存在5%-10%甲醛溶液中。②进行PCR检测时,样本最好保存在95%的乙醇中。③电子显微镜检测时,需要将标本置于二甲砷酸盐缓冲液或戊二醛溶液中。④血清学检测牛带绦虫囊尾蚴抗体方法除了科研外并未成为常规的应用。⑤核酸检测的方法,大部分该技术的实施需要虫体材料。⑥部分患者在感染后不出现临床症状,但是常在患者的内裤上发现被排出的节片。

方法学

虫卵检查:大多数患者粪便中可找到虫卵,虫卵检查可采用直接涂片或厚涂片法,沉淀法和漂浮浓集法等。

妊娠节片检查:详细询问是否有呕吐或粪便中带节片常是简单而准确的诊断方法,观察妊娠节片子宫分支数目与形状可用于鉴定肠绦虫种类。

免疫学检查:用皮内试验、环状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乳胶凝集试验可检测体内抗体,阳性符合率为73.7%~99.2%;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也可检测宿主粪便中特异性抗原,灵敏性可达100%。

分子生物学检查:DNA-DNA斑点印渍法、聚合酶链反应(PCR,,特异性与灵敏性均很高。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