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蛲虫,学名蠕形住肠线虫,是蛔目尖尾科住肠线虫属下的动物,又叫屁股虫、线虫,分布于世界各地。蛲虫病(enterobiasis)是由蠕形住肠线虫寄生于人体肠道而引起的传染病。
蛲虫成虫细小,呈乳白色。虫卵为椭圆形,不对称,一侧扁平,一侧稍凸,无色透明。在刚排出的虫卵内常有蝌蚪期胚胎,在适宜环境下发育为含蚴虫的虫卵,即感染性虫卵。雌虫在盲肠发育成熟后向下移动,当宿主入睡后爬出肛门产卵,每次产卵量可达1×104个,产卵后多数雌虫死亡,少数雌虫可再爬回到肛门内,有时甚至进入尿道、阴道等部位。从体内排出的虫卵在宿主体温条件下6小时即可发育为含杆状蚴的感染性虫卵。虫卵从污染的手、食物等进入人体肠道,并发育为成虫。
透明胶纸法检测虫卵阴性。
致病性:蛲虫头部可刺入肠黏膜,偶尔深达黏膜下层,引起炎症和微小溃疡。有时穿破肠壁,侵入腹腔或阑尾,诱发急性或亚急性炎症反应。极少数女性患者可发生异位寄生,如侵入阴道、子宫、输卵管,甚至腹腔,引起相应部位的炎症。雌虫在肛门周围爬行、产卵导致局部瘙痒,长期慢性刺激和搔抓产生局部皮肤损伤、出血和继发感染。
临床表现:蛲虫病的主要症状为肛门周围和会阴部奇痒。由于搔抓致局部炎症、破溃和疼痛。儿童患者常有睡眠不安、夜惊、磨牙等表现,有时可有食欲缺乏、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侵入尿道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与遗尿。侵入生殖道可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和下腹部疼痛不适。蛲虫引起阑尾炎者与细菌所致者症状相似。侵入腹腔可致腹膜炎表现,往往形成肉芽肿,有时误诊为肿瘤,病理上见成虫和虫卵。
药物敏感性:甲苯咪唑(mebendazole)和阿苯达唑(albendazole)为驱蛲虫的首选药物。噻吩嘧啶和哌嗪类药物:也有效果,且妊娠妇女也可以服用。
将胶带从玻片上提起时,滴加一滴二甲苯或二甲苯替代物,再将胶带粘在玻片上,可以提高虫卵的可见度。如果错误的使用不透明到胶带镜检,在胶带上滴加一滴镜油即可使镜检变得清楚。标本的最佳采集时间为早晨洗澡前或者排便前。
成虫检查:反复检查大多可以明确诊断。
虫卵检查:最常用的是棉签拭子法及透明胶纸黏贴法。肛门外虫卵检查法有:①擦拭法。②漂浮法。③透明胶纸粘拭法。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