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1)参考区间:野生型。
(2)可报告区间为:野生型/突变型。
BRAF 基因编码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是RAS/RAF/MEK/ERK/MAPK信号通路最为关键的激活因子,参与调控细胞内多种生物学事件,如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等。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如恶性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肺癌、甲状腺癌、肝癌及胰腺癌等均存在不同比例的BRAF 突变。BRAF突变主要有两种类型:1.11%位于外显子11 上的甘氨酸环,如G463、G465、G468 等的点突变;2.89%的突变发生在外显子15 上的激活区,外显子15上第1798-1800 位氨基酸的不同突变约占总突变的96%,其中以1799T>A突变最为常见。研究表明,BRAF 基因突变的患者接受EGFR-TKI 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低。
严格按照临床核酸扩增实验室的要求进行实验室管理。由于PCR方法敏感,要避免扩增前标本之间的交叉污染,也要避免扩增后产物的污染;同时要防止标本选择不当、采样错误、核酸的降解、丢失,扩增抑制物存在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1) 标本采集:可使用经病理确诊后的癌组织的石蜡切片,同时送检HE染色切片。取样组织中应确定含有30%以上的肿瘤病变细胞,所取部分尽量在蜡块中部。胸腹水,为防止凝固可使用EDTA抗凝管,采集后混匀,避免污染;也可留取新鲜组织,等病理结果确认后再检测。标本要避免溶血、严重脂血及交叉污染。
2) 标本保存及运输:采集后立即送检(<2h),如不能立即送检2~8℃存放<48 h。避免污染及核酸降解。
3) 注意事项:如应用ARMs方法仅能检测出试剂盒列出的BRAF已知突变,无法检测未知突变。一次核酸扩增结果野生型,并不能完全排除突变,标本可能存在其他未知突变,也可能由于样品核酸质量、肿瘤异质性等原因造成;不合理的样本采集、转运及处理、样本中肿瘤细胞DNA量过低或者片段化严重均可导致假阴性结果;检测的靶序列区域出现变异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序列改变可能会导致假阴性结果;未经验证的其他干扰因素或者扩增抑制因素也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同时要注意防止污染造成的假阳性结果。
4)干扰因素:有可能抑制核酸扩增的物质,如肝素,严重溶血、酸性福尔马林等。
实时荧光PCR(AMRs),一代测序,二代测序等。
微信扫一扫
关注医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