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分子 > 质谱

25-羟基维生素D检测(Determination of 25-(OH)D by HPLC-MS/MS)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参考范围

<14,  严重缺乏:5.0 nmol/L

        缺    乏:5.1 ~ 15.0 nmol/L

        不    足:15.1 ~ 20.0 nmol/L

        正    常:20.1 ~ 100 nmol/L

        过    量:≥100.1 nmol/L

≥14岁, 严重缺乏:≤10.0 nmol/L

        缺    乏:10.1 ~ 20.0 nmol/L

        不    足:20.1 ~ 30.0 nmol/L

        正    常:30.1 ~ 100 nmol/L

        过    量:≥100.1 nmol/L

25-(OH)D2/25-(OH)D3:<1

临床意义

1.维生素D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是类固醇衍生物,属脂溶性维生素。其生物学作用主要包括①促进小肠钙吸收;②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③调节血钙平衡;④对骨细胞呈现多种作用。

2.维生素D缺乏主要表现为骨质软化症(osteomalacia)、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及佝偻病等。前者常见于成人和孕产妇,后者多发生于儿童。①骨质软化症:成人(特别是孕妇、乳母)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骨质软化症,其临床表现为骨质软化,腰腿部骨疼痛、易变形等;②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骨质疏松症常见于老人,由于其肾功能降低,胃肠吸收欠佳,户外活动减少,影响骨钙化可发生自发性骨折。此外,维生素D缺乏也可引起肌肉痉挛、小腿抽搐等手足痉挛症的症状;③佝偻病:由于维生素D的缺乏,骨骼不能正常钙化,使骨骼变软,弯曲变形,患儿表现为烦躁、夜惊、多汗等,严重缺钙患儿可见肋骨与软肋骨衔接处有珠状突起,下肢呈“O”形或“X”形,胸骨外凸形成鸡胸等,由于钙磷代谢失调,患儿牙齿发育不良,易发生龋齿。

3.维生素D过多常由于过量摄入维生素D引起。其临床表现为疲劳、无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者可有生长发育迟缓、高热、脱水、癫痫发作等,可引起肾、脑、肺、胰腺等脏器有异位钙化灶和肾结石。

4.结合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测定可全面判断体内钙、磷代谢状态。

影响因素

1. 标本采集和运输:

新生儿:足跟血;红色新筛滤纸片;需8mm直径以上血斑三个;自然阴干(4h);

2-8℃避光保存及运输(3天内),超过3天应-20℃保存及运输;

非新生儿:末梢血或静脉血;惰性分离胶促凝管;空腹;2-8 ℃冷藏,避光保存,尽快送检。

2. 注意事项:

血清样本:及时分离血清;严禁溶血。

干血片样本:血滴自然渗透,滤纸正反面血斑不一致;血斑无污染;血斑无渗血环。

3. 干扰因素:

血清中1,25-二羟维生素D3暴露于阳光后增加,并随季节而变化。

妊娠期水平增加。

测定试剂中抗体特异性影响测定结果。

服用维生素保健品或药物。

方法学

高效液相联合质谱法。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