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免疫 >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相关检验

特异性IgE检测(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相关检验)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参考范围

阴性。

临床意义

1、特异性IgE (specific IgE,sIgE)指针对某一种特定变应原的IgE。变应原进入机体,激活带有相应受体的B细胞克隆。在Th细胞辅助下,B细胞发生活化、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IgE分子。如机体对某一种过敏原不存在过敏,不会诱导免疫应答反应,血清中不会出现特异性IgE。反之,如血清中检出特异性IgE,便可推测该机体一定对相应过敏原过敏。如对牛奶过敏者则有针对牛奶变应原的sIgE,对尘瞒过敏者则有针对尘瞒的sIgE。

2、IgE和sIgE是目前Ⅰ型变态反应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IgE可作为初筛试验,而sIgE用于寻找和确定变应原。sIgE用于:①当临床病史非常典型或不适宜做皮试时,可直接进行过筛试验或sIgE检测。②常规吸入或食物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测定相应变应原sIgE,如病史、皮试和sIgE均相符,则可确定变应原。

影响因素

关于检测方法本身均基本成熟,sIgE检测特异性依赖于变应原的质量。虽然目前多种变应原均已标准化井有商品出售,但由于变应原有明确的地域性,国内所使用的检测试剂多数为进口,而生产国变应原与国内变应原不一定完全符合,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和临床不相符合。

方法学

主要包括放射性过敏原吸附试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斑点免疫印迹试验和荧光酶标法。

多数情况下,检测前并不知道患者究竟对哪一过敏原过敏,因此,一次试验最好能同时检测多种特异性IgE,以便提高检测效率。这里介绍三种较为常用的检测方法。

1)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将纯化的变应原吸附于固相载体上,加待测血清及参考标准品,再与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IgE抗体反应,最后测定固相的放射活性。利用参考标准品做出标准曲线,求出待测血清中变应原特异性IgE含量。

2)酶免疫斑点印迹试验:以硝酸纤维素膜为固相载体,将多种变应原(如食入过敏原:鱼、虾、蛋、奶、大豆、花生等)分点固定在测试条不同区域,用脱脂奶封闭其余位点,防止非特异结合。将待检血清稀释合适浓度,加入反应槽内并将包被有过敏原的测试条浸于待检血清中。此时,血清中特异性IgE与固相载体表面的相应变应原结合。孵育一段时间后,将测试条带取出,冲洗去掉非结合物并放入反应槽内,再加入酶标记抗人IgG标记复合物,继续孵育反应一段时间,标记抗体与特异性IgE结合。取出测试条带,反复冲洗去掉游离标记物,最终加入酶底物显色,通过NC膜表面的显色带,判断血清中存在哪一种特异性IgE抗体。

3)荧光酶免疫试验:荧光酶免疫试验是一种组合特异性IgE测定试验,基本原理同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利用一个称为CAP的"帽状"结构塑料材料作为固相载体,材料内置多孔性、弹性和亲水性纤维素颗粒。颗粒表面吸附常见的多种变应原,形成包被抗原。检测时加待测血清及不同浓度的标准品,血清中特异性抗体与相应变应原结合。通过冲洗去除其他非特异性成分,再加上β-半乳糖苷酶标记的抗人IgE,使之与固相纤维素颗粒表面特异性IgE结合(变应原特异性IgE标记抗体〉。加入的底物4甲基伞形酮-β-半乳糖苷使之产生荧光。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读取吸光值,荧光强度与sIgE呈线性关系。据此可绘出标准曲线,得出待测血清中sIgE的量。CAP变应原检测系统是由瑞典Pharmacia公司推出全自动检测血清特异性IgE的荧光固相免疫检测系统,该法有计算机软件可全自动控制整个检测步骤,简便、快速,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