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医隆网!
首页 > 检验项目 > 免疫 > 肿瘤标志物

胃蛋白酶原I和II

本栏目由医隆网专家团队审核!

概述

参考范围

根据血清PG Ⅰ和PG Ⅰ / Ⅱ值,判断胃黏膜萎缩进展。

图片1.jpg

临床意义

1、胃蛋白酶原是胃液中胃蛋白酶没有消化活性的前体物质,分为胃蛋白酶原Ⅰ和胃蛋白酶原Ⅱ两类。其中胃蛋白酶原I主要由胃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Ⅱ主要由胃体和胃底黏膜的泌酸腺的主细胞分泌。大部分胃蛋白酶原进入胃腔,只有极少量(约1%)透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血清中的浓度反映了其分泌水平。

2、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主要癌前病变,当发生萎缩性胃炎时,腺体和主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胃蛋白酶原Ⅰ分泌下降,胃蛋白酶原Ⅱ含量保持稳定,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降低。胃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升高,但胃癌患者中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降低。由于在胃部感染®萎缩性胃炎®胃癌的发展过程中,均伴随着胃蛋白酶原的变化,胃蛋白酶原不仅是这三种病变的良好诊断指标,而且在治疗和预防干预过程中最要的监测指标。因此,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的含量以及比值变化对胃部疾病的诊断具有多方面的临床意义。

3、PGⅠ及PGⅠ/Ⅱ比值降低可见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黏膜损伤性疾病,常用于胃黏膜功能的动态监测。PG 常用于胃癌筛查。

4、此外,PG 测定还可用于以下情况。

(1)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治疗效果评价:Hp 感染可显著影响血清PG水平。起初,血清PGⅠ和PGⅡ均升高( 尤其是PG Ⅱ ),PGⅠ/Ⅱ比值下降。根治后PGⅡ明显下降,而PGⅠ/Ⅱ比值显著升高。

(2) 胃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判定指标:胃癌切除术后及术后无复发患者PGⅠ和PGⅡ水平均很低,而术后胃癌复发患者PGⅠ和PGⅡ均明显升高,提示具有分泌功能的癌细胞增殖。

5、研究证实,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的检出率。

6、值得注意的是,血清胃蛋白酶原测定是一种通过检查胃黏膜萎缩和炎症的状况来判断胃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不单独用于诊断胃癌,必须采用胃内窥镜和病理的方法进行确诊。

影响因素

方法学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该项目可用检验装备